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互設辦事處 台商有何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09-08-15 10:48:46  


        
                 三、互設辦事處的客觀需求 

  兩岸互設辦事處,固然因為兩岸交流日益頻密,觀光直航、媒體駐點均確有需要,但兩岸交流的新格局、新形勢,又豈僅上述兩端。根據海基會發佈的資料,在台灣政黨輪替,兩岸邁入新階段後,涉及兩岸的文書驗證,較去年同期成長30%,人身安全案件的協助處理,較同期成長31%,兩岸經貿糾紛件數,更較同期成長55%。顯現兩岸政策施行一年來,涉及兩岸交流的各項事務——無論在哪個領域——均可見大幅遽增的趨勢。就此而言,需要專職辦事單位協助服務者,又何止觀光、媒體層面而已? 

  因此,展望未來,為因應兩岸全面開放的需要,上述專職辦事機構的角色與功能,也必須隨兩岸關係的開展,而有逐步調整的必要,這也是廣大大陸台商社群的共同期盼。 

  當然這樣開放、建制的過程,仍應秉承馬英九“務實漸進”的原則,隨客觀社會需要、整體條件成熟而逐步推出與調整。誠如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對辦事處問題的評論: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在透過交流、建立互信,之後方能進一步擴大協商的範疇。因此,目前雙方辦事處的功能,雖僅限於觀光旅遊層面,但未來若能擺脫意識形態的紛爭、透過政策實踐證明其成效、尤其在客觀上顯現確有建制的必要時,不妨將目前“功能特定”的辦事處架構,逐步調整擴大其職能,以符合兩岸交流的需要,成為綜合性質的辦事機構。換言之,目前初步建制的“辦事處體制”,似乎不妨解讀為“框架/容器”的形式,隨兩岸形勢的演變發展,逐步“放進”最適合兩岸關係的功能。 

  這樣的思考與界定,除與政府政策不謀而合外,應該也比較符合台商社群的需要與期盼。因為對他們而言,不同於各種其他外商外資——他們背後都有各自的使領單位,扮演起扶助與支援的角色——相對而言,台商則頗有“孤臣孽子”,“世人遺棄”的感覺。但過去十年處於“戒急用忍”的政策環境下,雖然心痛遺憾,卻始終也莫可奈何。這也就是為何眾多大陸台商,對於泛藍重新執政,懷抱高度期待的原因之一,既然政黨已經順利輪替,這便成為台商殷切期盼於馬政府的工作方向之一。 

  對於台商社群而言,他們迫切需要類似使領館那樣,不但功能多元,且能協調雙方政府的外派機構,因為唯有如此,方能扮演有效服務台商社群的職責。也就是說,若能在角色定位上規劃出類似目前駐港“中華旅行社”或昔日新華香港分社那樣的機構,雖以辦事機構為名,但卻能全權代表台灣政府,充份照顧當地臺胞台商,總綰兩岸政經交流。從比較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辦事機構的出現,將不止滿足台商社群的需要,事實上恐怕也是兩岸頻密交流下,所必須預先規劃因應的制度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