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開放安定 造就巴西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0-03-09 08:49:00  


巴西經濟表現令人矚目
  中評社台北3月9日訊/“短短的十五年,巴西已經從恥辱中站起來了。過去的苦痛沒有打敗巴西,反而凝聚了全國‘拚經濟’的共識,然後藉由‘開放’,連結南美乃至全球,藉由‘安定’,穩定本國的幣值。這些經驗,可以作為台灣和其他追求經濟成長‘國家’的重要參考。”“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開放安定 造就巴西崛起”,對巴西經濟表現加以評點。文章內容如下:
 
  不久前巴西央行宣布將銀行存款準備率一舉提高一點五個百分點,從百分之十三點五,成為百分之十五。也就是銀行每收受一百元存款,必須提存到央行的準備金,由原來十三塊半,提高到十五塊。這是巴西從去年一月為對抗金融海嘯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以來,第一次政策轉向。由於巴西是外資關注的大型新興經濟體,這種貨幣政策的轉向,獲得全球主要媒體的顯著報導。

  巴西政府如此做,主要目的在於防止通貨膨脹。元月時巴西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一月上漲零點七五個百分點,是前年六月以來的最高點。另外,巴西經濟復甦的情況很好,去年接近零成長,今年預估成長百分之四點七到四點八;工業資本設備的利用率在首善的聖保羅地區,已升到八成三,與前年景氣高峰期的八成四相差不遠,是以不必擔心引發緊縮效應。

  能夠如此強勁地復甦,不是偶然。巴西在總統魯拉競選獲得連任後,於前年元月推出四年“加速成長方案”,總額達五千億里爾。去年遇到金融海嘯,為了刺激景氣,政府做了加碼,預計到今年底共加碼一千四百億。這些經費,大多數用於改善基本建設,以及補助住宅建設、能源產業和物品流通相關產業。

  另有一個促成巴西穩定復甦的重要因素,就是外資看好巴西發展的長期前景,相信里爾的幣值,而源源不絕地以生產性的“直接投資”進入巴西。從巴西的歷史來看,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夠做到這步,主要是拜“開放”與“安定”兩個政策所賜。

  “開放”政策,始自一九八九年上台的柯樂總統。他改變過去實行多年的進口保護措施,改為出口導向。同時他積極尋求與南美其他國家的合作,而於一九九一年與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簽署“亞松森”條約,旨在成立“南方共同市場”。繼任的佛朗哥總統延續這個路線,先後與智利、玻利維亞、秘魯簽署雙邊貿易合作協定出口市場。同樣的政策在後來的卡多索和魯拉總統任內,也仍然持續。零四年,南方共同市場與安地斯共同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整個南美自由貿易區成型。

  另外一個“安定”政策,最大的功臣是佛朗哥總統及其任命的財政部長卡多索。在一九八五到九四的十年間,巴西的平均通貨膨脹率超過百分之一千,等於每年幣值縮小為原來的十分之一。最嚴重的幾年,人民一拿到工資,就必須立刻換成物資或到黑市換成美元,社會不安定,外資撤離。那段時期,可說是巴西的“恥辱”。到了一九九四年,卡多索推出“里爾計劃”,才出現轉機。他發行新幣“里爾”取代舊幣“克魯賽羅里爾”,同時推出經濟改革方案,包含控制政府赤字和貨幣發行數量,以及國有事業民營化等。這些政策獲得人民、企業和外資的認同,經濟開始趨於穩定。

   其後巴西雖曾被亞洲金融風暴所牽連,里爾一度大幅貶值,最後終能克服挑戰,穩定下來。到了近年,外匯存底已經累積到兩千四百億美元,而里爾過去幾年甚至還曾對美元升值。所以,短短的十五年,巴西已經從恥辱中站起來了。過去的苦痛沒有打敗巴西,反而凝聚了全國“拚經濟”的共識,然後藉由“開放”,連結南美乃至全球,藉由“安定”,穩定本國的幣值。這些經驗,可以作為台灣和其他追求經濟成長“國家”的重要參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