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易中天:未來中國讓人敬還是讓人畏?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13:35:42  


 
  易中天:我的主張是,對待文化傳統還是要“實事求是”,“是其是,非其非”。有些東西可是挖得出的,也有一些是挖不出的。就算挖得出,能挖多少,到什麼程度,也要實事求是。就說“民主”,它首先是一種觀念,即“主權在民,政權民授”。其次,是一種制度,也就是要有人民授權的必要程序和方式。第三,是一種文化,也就是要成為人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傳統,我們有嗎?也就最多有一丁點。比如《孟子.萬章上》就說,天子有天下,是“天予之,人予之”,也就是既“君權神授”,又“君權民授”,我稱之為“雙重授權”。民主的傳統挖到底,也就到此為止了。

  南方周末:“法治”應該沒問題吧?

  易中天:嚴格地說也挖不出來。法家的主張,與其稱之為“法治”,不如稱之為“律治”、“刑治”。人類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每個公民的基本權益不受到侵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應該是公民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自願達成的社會契約。中國古代連公民都沒有,只有“臣民”、“草民”,又哪有“公民約法”?也就只有“王法”。王法非法。我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有一個小標題,就叫“非法之法”。我甚至認為中國古代的政治,既不是法治,也不是德治,是“禮治”,即等級制度。所以,我稱之為“非法之法,無德之德”。

  南方周末:科學精神呢?“格物致知”算不算?

  易中天:也很難挖。嚴格地說,中國古代多有技術,少有科學。四大發明都是技術,不是科學。先秦諸子當中,最有科學精神的是荀子,他的名言是“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但他的動機不是探索自然規律,而是跟道家一樣,以天道說人道。只不過,道家認為,天道無為,故人道無為。荀子認為,天道自為,故人道自為。這都遠遠談不上是科學。

  挖得出自由、平等、寬容

  南方周末:從傳統經典中能否挖掘出自由精神?

  易中天:我認為可以。莊子的《逍遙游》可以總結為兩個詞,一個是真實,另一個就是自由。真實而自由地活著,這就叫逍遙游。

  莊子還有一個觀點叫“齊物論”,講的是平等精神。男人女人體力不一樣,大人小孩智力不一樣,但在“道”的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是“道”的產物,最後都要回歸於“道”。

  從平等觀念可以推導出寬容精神———既然在“道”面前萬物沒有分別,那麼鯤鵬也好,燕雀也好,參天大樹也好,花花草草也好,各有千秋,各安天命,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莊子的“逍遙游”、“齊物論”,可以毫不牽強地推導出自由、平等、寬容等理念,這些精神都是中華文明內發的,尤其是平等精神。在先秦諸子中,除了儒家強調等級秩序之外,墨家、道家、法家都講平等。但我們必須注意,這些理念並不具有現代性,只是表達了人類天然的追求。如何在現實中達成,卻是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道家提倡的自由,是以放棄意志為前提的。沒有了自由意志,又哪有自由?還有,所謂“道的面前人人平等”,如何才能實現?不甚了然。

  南方周末:這就是說,在他們看來,只有把人的所有社會屬性都剝離,人成為純粹的自然人時,這種自由和平等才有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