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缘何對華投資減少 對印投資大增

http://www.CRNTT.com   2010-04-19 11:35:30  


 
  “2008年日本對華投資額度又有所增加,2009年同比增長約為4%(估計數),是不是到2015年前後又會達到下一個高峰?”張季風表示,此外,投資市場潛力巨大的印度,本身也符合日本的經濟利益。這種分散投資的策略是一種很正常的投資現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劉軍紅對記者指出,日本對中國投資減少的原因在於其投資方式和目標的轉變。過去其以直接投資為主,現在則以股權併購為主;過去以出口為目標,現在則以中國市場為目標。其更多利用中國本地資金、廠房、市場的投資方式,使得日本的投資額度在總量上有所減少。

  2005年以後,中國企業相對成熟,一些大型國企、民企的競爭力得到提升。此時日本的投資方式發生改變。原來直接投資,建廠房、轉移技術,現在則是購買股權、併購;原來生產的產品直接出口,現在則是就地生產、就地銷售,不再追求技術上的國際標準。

  是戰略轉移?

  多位觀察人士還從非經濟因素談及了日本對印度加大投資的原因。

  劉軍紅指出,日本的投資方式本身就有波浪式的特點,它的投資策略是盡量不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因而不斷轉移投資重點。從亞洲“四小龍”到東盟、中國、越南以及印度,日本一直沿用這套梯度投資策略。

  “上世紀70年代日本投資韓國的鋼鐵、造船業,由於投資過猛,結果給自己培養了競爭對手,對日本自身產業造成威脅。之後日本在其他國家的投資基本都採取一種波浪式的投資策略,在東道國成為競爭對手之前,就開始轉移投資重點。”劉軍紅認為,日本對華投資的撤出和減少,本身包含了中日經濟競爭過程中的主動撤退意圖。

  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日本國內曾經出現過“日本沉沒”的看法。日本朝野皆有危機意識,試圖遏制中國發展。因此,2006年底,日本拋出“價值觀外交”與“自由繁榮之弧”的設想,劉軍紅認為,這些設想的實質,即是想借助美國新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地緣戰略,從全球範圍內影響並牽制中國。現在中國市場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周邊國家。日本從其自身的戰略出發,必然要分化周邊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例如分散投資、去周邊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東西走廊等,都有其戰略因素的考慮在其中。日本對中國很多周邊國家的大規模投資,甚至被外界形象地稱之為對中國的“C形包圍”。印度則是“C形包圍”中的重要一環。

  此外,劉軍紅還認為,日本大規模投資印度,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行為。2007年,日本國內有人提出海外的投資策略——“china plus one”,即不放棄對中國投資的同時,多布置若干投資地點,這樣有利於企業避免多種風險。

  在安全戰略方面,日本投資印度有保證其本國戰略通道安全的考慮。二戰以來,日本降低戰略通道風險的意識很強,日本一直在周邊地區布局,有著非常長遠的戰略考慮。例如,中東—馬六甲—日本,在這條海上戰略通道上,印度處於一個關鍵位置。日本還要構建陸上通道,而陸上通道的關鍵點還是在印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