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膠囊公寓,這個鬱悶的舞台

http://www.CRNTT.com   2010-04-30 13:35:30  


建造膠囊公寓的黃日新。被媒體塑造出“不為掙錢,一心想著他心疼的那些孩子們”的急公好義形象。
 
造“膠囊”的老人

  孟小來感激一個叫黃日新的老人,是黃的產品——膠囊公寓引來了媒體圍觀,孟小來才有了實踐他的“計劃”的機會。

  所謂膠囊公寓,就是一種微型出租房,鐵皮結構,狀如膠囊,大小不足兩平方米,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張小桌子。“房子姚明也可以睡。怎麼睡呢?他可以從門這邊開始睡,就把腳伸到電腦桌裡面去了。”黃日新說。

  2008年初,黃日新上網看新聞,知道了日本有種膠囊公寓的新奇玩意兒,覺得自己也可以搗鼓一個出來。他說,雖然老了,但還是要創業,要給子孫留下一筆財產,“畢竟他們都不富裕。”

  退休前,黃日新是高級工程師,搞了一輩子火力發電站的動力裝置設計,他說,發明幾個小“膠囊”,不過是“拿了把殺牛的大刀宰了只小雞而已。”設計、繪圖、申請專利、採購材料、指導民工焊接、拼裝,第一代產品在2008年春夏之交就開發出來了。現在擺放在六郎莊村的是第二代,兩年來,黃日新投入了近四萬元。

  老人曾經租了場地展示他的產品,“不為出租,為的是批量生產。”但是,一直無人問津。他為此抓狂了許久。有人慫恿他在報紙上登廣告,他登不起;有人讓他竪大牌子,他嘗試了下;有人推薦電子商務,為此他花去2800塊,在阿裡巴巴搞了個“誠信通”。可是從來沒有廠商找他合作,產品更是一套也沒賣出,而他先期成立的皮包公司“北京泓貴蟻族工程技術中心”,儘管竪起了顯眼的廣告牌,也是沒人過問。

  黃日新捋了下稀疏的頭髮,感嘆說,宣傳要有頭腦,辦報要有眼光,北京青年報“辦報真是有頭腦”。

  黃的轉機,正來自於他向該報一次成功的自我推銷。

  2010年3月26日,最新產品在六郎莊組裝起來後,黃日新給北京青年報寫了一封郵件。信文中他說,他發明的蟻族旅社,優於日本膠囊公寓,能在車站、旅館用。

  3月28日,北青報發出第一篇圖文報道,改蟻族旅社為膠囊公寓,並與弱勢群體掛上了鈎,引用黃日新自己的說法:“設計建造這些公寓不為賺錢,只為找出解決畢業生過渡性住房的辦法。”

  京城樓貴,居大不易。北京市統計局說,3月份,北京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去年上漲12.3%,比2月份提高1.6%。四環內期房均價超過3萬元/平米。在這一背景下,“蟻族”、“蝸居”等說法正在催化社會焦慮情緒的發酵,“膠囊公寓”的出現,立即擊中社會神經。媒體、公眾、網友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過來。在媒體報道中,黃日新也被塑造出“不為掙錢,一心想著他心疼的那些孩子們”的急公好義形象。

  現在在黃日新位於石景山區八角中裡的住宅裡,一部手機,一部座機,鈴聲此起彼伏,電話裡他一遍又一遍地與各路記者重複著幾乎相同的內容。“你問我煩不煩?我才不煩呢,就當做不花錢的廣告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