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高等教育危機 對中國有警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11:33:55  


 
  第二,經費充足的一個原因,是美國體制的優勢。美國的高等教育比歐洲國家更多元化。在歐洲,主要的大學實際上都是國立,靠納稅人的錢直接資助。但在美國,全國性的精英大學,如常青藤等,基本為私立。這種體制使民間資金大量湧入高等教育。美國的私立大學在學費標準上不受政府的限制,標價很高,使富裕的家庭多多支付,同時拿出錢來給貧困學生提供大量的獎學金。這種開放靈活的體系,使美國的高等教育能充分吸收社會資金。

  第三,除資金和制度外,美國高教成功最大的原因,還在於有充足的生源--美國在二戰前夜的義務教育已大大超過歐洲。這就為美國戰後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領袖打下了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優越的財政實力可使美國建設一流的高等教育設施,吸引一流的教授,維持巨大的規模。學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保證充足的生源,有賴於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使越來越多的人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美國高等教育的弱點在哪裡

  當評價標準從優異轉移到平等時,美國大學的得分就低了,僅僅得了B。這次評估認為,美國高等教育在上世紀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但到了70年代中期,發展突然放緩,這就使美國難以創造新時代所必須的"人力資本"。這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失敗。

  為什麼這一領先於世的高等教育體系會出現如此的失敗?

  從歷史的角度考查就會發現,美國大學確立現代意義上的平等原則,不過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大學在傳統上就是精英教育機構,一直為精英階層所壟斷,這一現象舉世皆然。美國是以草根民主的政治體制立國,自然與舊歐洲有所不同。比如,大學的目標是傑佛遜所謂的培養"自然貴族"而非世襲貴族。早在美國建國前,哈佛等學府就有資助貧窮的英才之傳統。不過,這種傳統和現代的平等精神還是非常不同的。現代的平等精神早已突破了以往"天才論"的觀念,其目標就是超越固定的社會層級,活化社會流動。為此,大學紛紛給弱勢階層一些特別的照顧,鼓勵他們擺脫固有的社會經濟地位。這套價值目標的確立,基本上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民權運動、女權運動的結果:有色種族紛紛進入名校,主要的大學也開始男女合校。

  可見,即使在以"人生而平等"精神立國的美國,大學這種傳統的精英教育機構消化現代的平等價值也用了將近200年的時間。而把這種價值在實際的教育中落實,自然也是一個無先例可循的複雜過程。

  我們不妨從努力和成就兩方面檢討最近三四十年美國大學對教育平等的追求。從努力方面看,美國的大學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資助和支持弱勢階層。其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方式,就是把家庭財政狀況和錄取脫鈎。大學錄取辦公室完全不看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只根據學生本人的素質來決定取舍。等錄取後,對於無力支付教育費用的學生想辦法給予資助。這樣,富家子弟在大學錄取過程中,就不可能僅靠家裡的錢而把窮學生擠掉。當然,這一政策的實施,主要還是建立在大學的財政實力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