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金融市場 老百姓要自求多福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9:15:17 |
台灣本土機構其實是還沒有能力從事那些貪婪遊戲的,但是貪婪是普世現象,在台灣僅是以不同形貌出現而已,譬如台灣金融機構還是在種種法規限制下,幫助國際大機構賣給台灣散戶不應購買的金融商品,使得許多人受害;幾年前的卡奴現象也是因金融機構拚命競爭業務產生的結果。 股市去年驚人反彈後,台灣社會毫不令人意外的又歷史重演:財經報紙、雜誌的銷量增加,針對股民的電視節目又熱絡了,銷聲匿跡許久的股市名嘴復出了,金融機構仍舊大量提供民眾短線交易消息,目的就是要賺散戶的錢。台灣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可以稱為“散戶交易模式”,券商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來自股市交易量,而股市交易量百分之八十由散戶貢獻,所以散戶的交易是媒體、名嘴、金融機構主要的收入憑藉,投資人愈喜歡交易,靠散戶賺錢的人就獲利愈多,所以大家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取散戶注意力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散戶也要為這個現象負很大的責任,大家都想靠股市賺大錢,很少人的投資目標是僅想獲得股市的平均報酬率(美國百年的年平均報酬率是百分之十二左右,台灣在可預見的將來應有較高的平均報酬率)。希望靠買賣股票就能賺大錢其實是想不勞而獲,因此很容易會被別人利用這種心態來賺錢,所以散戶追逐股市相關報導、跟隨老師進出、頻繁交易就反而是種正常的現象了。 每當市場巨變的時候,總有人指責是被誤導而投資的,其實主管機關要保護想發財的散戶並不容易,似乎應花更多的資源保護那些每天腳踏實地努力工作賺錢,未參與投機,卻會因金融機構倒閉而連帶受害的納稅者(collateral damage),所以不讓金融機構承擔太多風險,或者變成過大而使得倒閉的社會成本過高,是主管機關應當特別注意的。至於散戶,如果還有不勞而獲的心態,除了願賭服輸之外,恐怕要自求多福了。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