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央部門的5170張假發票從哪里來

http://www.CRNTT.com   2010-06-27 08:31:37  


 
  審計報告承載的公共期望值日益降低,在於社會對問題的追問始終顯得十分無力和空缺。媒體對審計報告的報道,基本以對審計報告本身內容的發布和披露為終點,而未對現象背後的內幕深度探求。被侵占和挪用的資金去了哪里,違規發放的福利和津貼都發給了誰,5000多張虛假發票是如何順利地套取了上億的資金,哪些官員當對此負責,我們所看到的新聞中既沒有調查,也沒有披露。與此同時,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雖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但我們卻沒有在新聞中看到,人大相應質詢和追責的啓動和跟進。

  審計風暴後面沒有追責風暴,或者說審計的問題公開而事後的處理和追究卻不公開,審計報告披露的問題再深重再全面,也終將無法改變現實。公共問題脫離了公共追問,實際上就是脫離了應有的社會壓力和社會監督。這不僅讓公衆只能作壁上觀,更會讓公共財政的不合理侵占行為肆無忌憚,從而喪失基本的政治恥感。

  任何一項公共財政資金的擠占挪用,任何一筆違規收費,任何一次造假列支都是政治醜聞。醜聞既然因曝光於衆而產生,就不能通過內部處理來洗刷。現代政治歷程已經告訴我們,政府公共性的實現和保持,不能指望通過內部運作來實現,這些年來的審計報告所經歷的歷程顯然也證明了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