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紅樓夢》的魅力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12:54:47  


 
大起大落的坎坷人生使曹雪芹的社會閱歷極其豐富,觀察歷史與人生的眼光寬廣而深遠

  《紅樓夢》講述的雖然是以一個家族的生活為中心的故事,但是它所涉及的內容是極其寬廣的,作者站在他所在時代的頂峰,審察社會的運行規律,體味各色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紅樓夢》給予我們的決不僅僅是故事帶來的美感,而是讓我們對人類的發展歷史、對社會與家庭的盛衰變化原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對人生有了深度的思考。

  儘管書中沒有多少內容涉及歷史,但是讀者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度。作者之所以能夠如此,應該說與他的家庭出身不無關係。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的夫人孫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幼時同學,年輕時擔任過禦前侍衛,與康熙的關係,可以說,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曹家作為顯赫的官宦家庭,與大清朝的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繫。生活於其中的人,只要不是紈絝子弟,都會受到熏染,比起生活在平民百姓家的人,其歷史與社會意識要強烈得多,目光要深遠得多,胸襟也會開闊得多。

  曹家和一般的官宦人家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書香很濃。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為人風雅,與一批舉世公認的文學俊彥都有交往。他本人通詩詞,曉音律,著名的《全唐詩》與《佩文韵府》就是他主編的。曹家藏有一萬多卷書籍,除了一般的經史子集,還有大量的筆記、野史、戲曲與小說等。從《紅樓夢》可以看出,曹雪芹有著極高的文化素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間萬象,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精。應該說,其父祖提供的優越的學習條件對他寫作小說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曹雪芹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一直處於上流社會,他也寫不出《紅樓夢》這樣的小說。康熙死後,曹家的境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經過激烈宮廷鬥爭才獲得皇位的雍正,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父親的內外親信進行嚴酷的清洗。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的父親曹頫以解送織物進京時“苛索繁費,苦累驛站”、“織造款項虧空甚多”等罪名被革職,家產也被抄沒,全家被迫遷回北京。最初,曹家還被允許留下些房產田地,生活尚能維持。然而,在乾隆初年,曹家又發生了一次詳情不明的變故,再一次被抄家,遂徹底敗落,子弟們淪落到社會的底層。生活的災難給曹雪芹造成了巨大痛苦,也成就了他偉大的事業。

  曹雪芹本人的情況,由於資料限制,我們到現在了解得還很少,只能從他的好友敦誠、敦敏和張宜泉等人留下的不多的詩中以及其他很少的零散記載中得知一二。回京後,曹雪芹曾在一所宗族學堂“右翼宗學”裡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地位卑下,薪水極少,常常要靠賣字鬻畫才能糊口。由於他是一個經歷過富貴繁華而又才華橫溢的人,儘管窮困潦倒,也不放下自己的尊嚴;他豪爽曠達,朋友們將他比作常以白眼對待愚俗之人的阮籍。他一生的最後十幾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個小山村,生活更加困頓,“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經常“舉家食粥酒常賒”。妻室無考,曾續妻,生有一子。但就在這樣的困境中,開始寫作《紅樓夢》,用一個家庭的盛衰故事來警示世人。其創作過程十分艱苦,“批閱十載,增減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可惜沒有完稿,就因幼子遭痘殤而積鬱成疾,於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在貧病交迫中擱筆長逝了。敦誠《挽曹雪芹》詩以“孤兒渺漠魂應逐,新婦飄零目豈瞑”這樣哀切的句子,寫出了他最後的凄涼。

  總而言之,《紅樓夢》是一部寫出了中國人的心理、性格,展示了中國人形象的小說。你若想了解中國古代社會,應該看《紅樓夢》;你若想認識真正的中國人,也應該看《紅樓夢》;你若想了解中國人的智慧與藝術的創造能力,你就更應該看《紅樓夢》。偉大的曹雪芹是時代的產兒,沒落的家庭與“康乾盛世”以及盛世中的危機給中華民族造就了一個能令萬世敬仰的作家。

(上海“東方講壇”特約供稿,根據朱恒夫講座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蔣廷玉整理)

主講人簡介

  朱恒夫,1959年9月出生,江蘇濱海人。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後進入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獲得人事部頒發的博士後證書。曾到美國伯克利大學等學校訪問與教學。現任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獲得過國家民間文藝著作獎“山花獎”等多種獎項。
 
  文章來源: 新華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