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李澤厚:改良不是投降,啟蒙遠未完成

http://www.CRNTT.com   2010-11-09 11:33:13  


李澤厚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訊/“1980年代,李澤厚是年輕人的‘精神領袖’。他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論斷表現出了一個思想家獨特的深度和穿透力,這些論斷中的大部分,今天也不過時。”南方網昨天登載蕭三匝對著名哲學家李澤厚的專訪“李澤厚:改良不是投降,啟蒙遠未完成”,內容如下:

  採訪李澤厚前,我廣泛征集問題,一個朋友問:“你要去香港嗎?”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建議:“你可以問問他會不會接老超人的班?”原來他把李澤厚當成李澤楷了。

  1980年代,李澤厚是年輕人的“精神領袖”。他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論斷表現出了一個思想家獨特的深度和穿透力,這些論斷中的大部分,今天也不過時。

  1990年代,李澤厚說,思想家正在淡出,學問家正在凸顯。但在21世紀的中國,豈止思想家,學問家也已淡出了公眾的視線。

  有意思的是,雖然年屆八十高齡的李澤厚常感寂寞,但他對中國當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大潮並不感到失望。相反,他認為這很符合他的“四順序說”。“經濟基礎是最重要的。”李澤厚說。

  自1992年去國赴美教書,李澤厚每年都要回國住三四個月,他需要了解國內思想界動態和社會發展進程。當記者在中國社科院並不寬大的宿舍見到他時,他剛從歐洲游歷歸國———他也關注歐洲思想界的近況。老人很健談,聲若洪鐘,思維敏捷,有問必答,一如既往的放言無忌。

  李家客廳的墻壁上掛著25年前馮友蘭送的對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剛日讀史柔日讀經。馮友蘭的書法好,勁道與康有為相類。當年一片反對聲中,馮友蘭堅定地贊成李澤厚的“西體中用說”。李澤厚說,自己的思想早就形成了,多年來並無大變。這一點,頗似康有為,而與馮友蘭有別。

  在離開李先生家時,他一再強調自己對媒體寄予了極大希望。他跟記者握手,完全不像一個八旬老人的力度。

儒家:政治是政治,倫理是倫理

  南方周末:你對中國傳統思想很重視,寫過《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和《論語今讀》,你認為儒家思想可以與民主自由嫁接上嗎?

  李澤厚:我在書裡其實幹的就是這樣的事兒,但我反對現在那些搞國學、搞儒學的。我從來不參加任何儒學活動,很多人請我,當院長、名譽院長的都有,我統統謝絕。我的文章,至今沒有“國學”這兩個字。

  中國人講政教合一,張之洞講“中體西用”,“中學為體”是什麼意思?就是要忠君。張之洞講,可以改的是器械而不是聖道,可以改的不是名教綱常,核心就是要維護專制體制。現在這些搞儒學的人大部分是無意識的,有一部分也相當明確地主張這個,這恰恰是我反對的。所以我只是闡釋中國傳統。我這次到歐洲看過以後,感到中國將來大有希望。

  南方周末:為什麼這麼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