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中國童丐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1-02-24 13:25:04  


 
  一天的乞討頗豐,太陽一下山,“父母”就帶他回家,跟蹤發現,有時候他們住大統路的棚戶,有時住“太陽山路”的棚戶。跟蹤還發現,這些所謂的父母對童丐的態度非常粗暴,不是辱罵就是毒打。外人幹預,大人就放言:我打我的孩子,幹你啥事?!

  再深入棚戶,發現那是一個乞討群落,各地口音都有,河南、安徽居多,但對陌生人高度警惕,殘疾童丐尤甚,見生人就躲,但也有露餡的,日常絮語中,他們最常提及的一個地方就是“太和”。

  我在安徽生活10年,自然知道安徽有“太和縣”,但是太和縣地方那麼大,該怎麼掌握童丐的淵藪呢?太和人肯定知道。與其鄰近的“古井貢集團”的老總,是我朋友,“古井貢”裡有沒有太和人呢?肯定有。人往高處走。

  於是我和資深攝影潘文龍直奔亳州。“古井貢”的老總通過人事部門,把太和籍的幹部調過來詢問,有說知道,有說不知道的。說知道的叫老韓,曾在當地當過幹部的他知道,宮集鎮下面的幾個村成群結隊地出去乞討。殘疾童丐當地叫“癱子”,童丐密集的村落叫“癱子村”,名聲在外的叫“宮小村”,操控癱子的人黑話叫“帶香的”。老總說,行!我放你假陪同記者調查。

  所以老韓才是這次調查成功的關鍵。

  時間是2003年的11月初。但我們在宮小村沒有直接見到“癱子”。

  “都帶癱子外出了,這就是‘帶香’的特點”,擔任過當地行政村主任的老韓介紹起農活來如數家珍,“帶香的”並不拋荒田地,一般“寒露”後(10月1日前)就停止行乞回村了,雇人把玉米、大豆收了,種下小麥後就又“帶癱子”出去了,“香主”都這樣不料理麥子的,每畝代耕費25元;每畝收割費35元,“香主”重效率,所有田地都叫人代耕代收,反倒從來不誤農時,一般10月下旬出去後,在城裡混到春節回來過年,然後再出去,每年6月回來還是雇人把麥子收了,種下玉米、大豆、紅薯(稱為麥茬紅薯)……如此循環,是香主的一年作息圖。當時的綫人宮保林介紹,再早半個月,就可以看到“癱子”像猴一樣圈養著,不讓出門,也不讓外人近身……

  香主也有“退休”的。村裡退休的香主介紹道,“癱子”都是外面找來的,最初是在阜陽地面上找,年齡控制在8歲以上,15歲以下,太小了難養,容易生病,成本太高;太大了也不行,難調教,後來擴大到外省的範圍找,越窮的地方越能找到,一般對癱子的父母介紹,是招工的,做手工活,糊紙盒什麼的,孩子管吃管住,每個月給工資。有各種各樣的父母,有的巴不得快點將孩子出手,在家是個大累贅;有的舍不得,帶香的就把他們和孩子一起帶回家,住幾天,讓他們相信,同意了就簽“租子協議”,先交對方押金,價格不等,手殘的,價格低些,每年2000元。腳殘的,多些,一年3000元,一般越殘價格越高,長得越畸形,越歡迎,因為“要飯”的越糝人,越有人肯給錢。

  至於“虐待”,業內人士承認有,最常見的就是不讓休息,延長他們的要飯時間,有的“香主”逼他們一天要10多個小時。還有就是刮風下雨也“上班”,讓他們冒著雨在公共汽車站,特別是上下班的時候,纏著心急火燎的男男女女……還有就是錢討少了,打罵,凍餒,不稀罕。不過,“癱子”也不是好惹的,第一,會罷工,不幹了;“香主”要再打,他就報警,舉報虐待殘疾兒童,拐賣殘疾兒童。第二,“癱子”雖然大都不識字,但是都認識自己父母名字,他要求每個月先寄錢給他父母,然後給他看過匯款單,才幹活。第三,他們也會“跳槽”,逼急了,他就換個香主保護。最後,他還會“兼職”,同時為兩個“香主”打工,到時候通知他父母分頭香主要“工資”……

  7年前的報道(見新民周刊2003年第46期封面報道《丐鄉大起底》)當時引起了央視和鳳凰衛視的重視,報道刊出後不久,筆者曾應邀赴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主講專題《職業乞丐調查》,阜陽市政府聞訊後,曾出動警力和村鎮幹部對宮集鎮宮小村及周邊重點村莊、重點人群進行了摸排、調查,公安機關執行了打擊方案,“殘疾童丐”行乞現象確曾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尷尬的民間打拐

  好比沉下去的帖子重見天日,7年前的報道因為微博打拐的需要而重新“紅”實屬罕見,原因大抵是“隨手拍”的流浪兒童照片在互聯網風雨大作後,無數網友需要進一步的事實詮釋,打拐的發起方也需要具體的、進一步的事實支撐:這些孩子(特別是行乞的)來自何方?是誰把他們拐到街上?他們的父母什麼態度?他們是“被拐”還是自願出租?乞討是饑餓所迫還是斂財手段?

  ……

  事實上,殘疾童丐現象只是“打拐”風雲的一個附屬部分,換句話說,網絡打拐範圍應該大於我們的報道對象。鳳凰周刊記者鄧飛報道的“彭高峰尋子”,就和“殘疾童丐行乞”無關,被拐的兒童並不都是“被迫行乞”的,而是可能“被續香火的”,“養父養母”抱養的手段雖然“極不道德”或者嚴重違法,但對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構成肉體傷害;這樣的“養父養母”雖然參與“拐孩”,但是否必須繩之以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