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性通脹壓力雖大但仍然可控

http://www.CRNTT.com   2011-03-12 08:56:59  


 
  市場進一步擔憂的問題是,鑒於目前新興經濟體大國印度、巴西等國的農業生產力提高速度緩慢或農業領域的投入不足,加上這些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快速增長,導致全球範圍內農產品和石油供應緊張,這些產品的長期需求卻“不減反增”。由此,不能忽略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對全球性通脹壓力的長期影響,包括傳導到對核心CPI上漲的影響上。

  文章認為,2008年末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促使主要經濟體國家的政府與央行競相採取寬鬆性宏觀經濟政策,試圖刺激經濟復甦與增長,其中尤以美聯儲最為突出,維持超低利率和超量發行貨幣,由此埋下當今全球性通脹壓力產生的危險種子。

  這是因為,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無疑是向全世界發行美元,因為額外創造的貨幣供應,加大了美元持續貶值壓力,促使大量資金流向更高收益率的其他貨幣及其資產,這種貨幣套利的結果相當於美國向其他國家發行了大量美元。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國家因為熱錢流入而面臨物價上漲、經濟過熱壓力;另一方面,熱錢的大規模流動,又造成農產品和能源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鑒於美國當前的核心CPI水平仍然較低,美國有鼓勵通脹的寬鬆性宏觀政策的操作空間,客觀上也向全世界輸出了通脹壓力。

  問題的核心在於唯有美國經濟實現了真正的復甦與增長,美聯儲才可能終止量化寬鬆政策,全球性通脹壓力才可能得到有效緩解。從目前來看,這一時間窗口似已到來。據近日美聯儲發布的褐皮書報告稱,美國經濟“繼續以適度到穩健的步伐增長”和就業市場有所改善,表明目前美國經濟復甦前景較為樂觀。

  文章指出,一旦美國經濟進入穩步增長軌道,控制通脹將重新成為美聯儲的重要政策目標,這預示了美聯儲有可能提早進入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階段,估計在英國和歐盟先後啟動加息程序後,美聯儲也將在年內或第三季度採取加息措施。此時,全球過剩流動性將有望逐步回流美國,換來新興經濟體國家通脹和經濟增長雙雙下降的預期結果,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將隨國際資本的撤退而穩步回落,全球性通脹壓力將由此得到真正緩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