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們為什麼樂於相信“謠鹽”?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9:44:24  


“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制度反作用於群體的頭腦,它們才引發了這些大動蕩。影響群衆頭腦的是各種幻想和詞語,尤其是詞語,它們的強大一如它們的荒誕。”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衆》
以“愚蠢”、“素質低下”定義中國人搶購鹽的行為是有所偏頗的。
 
信息透明也不一定能制止謠言  
   
  就算所有信息都被公開,人依然可能出於“避險”相信謠言

  本次“搶鹽潮”開始不久,中國鹽業總公司(微博)就高調地出面表示,搶購食鹽是非理性現象,又三番四次保證“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並稱可能2周內就能恢復正常供應,“盲目囤鹽搶鹽”似乎並未被遏止。另一方面,官方、非官方媒體阻止謠言散播的努力,也從未停止。實際上,即使信息足夠公開,人們依然有可能選擇相信謠言。人類的趨利避害本能,有時候也會造成尷尬的“一葉障目”。所謂你有你的科學和邏輯,我有我的“避險判斷”。

  “台風眼”效應,遠離核洩漏人更擔心自己的安全

  心理學上有 “台風眼現象”一說,台風四周天氣惡劣、但風眼往往是最平靜的。同理,處於災難的中心的人(比如現在的日本民眾)對災難的敏感度,比遠離災區的人(比如隔岸觀火的中國人、美國人)反而低得多。“心理台風眼”很多時候是由認知失調引起的。處於外圍人接受到的任何信息,都是經媒介傳達的“二手信息”,即使所有信息都是公開透明並且真實的,外圍人群自身的想象力依然有可能不自覺地“添油加醋”。
  
引發搶購的不止是“謠言”,還有“短缺記憶” 
   
  怕鹽被輻射、更怕沒鹽吃,中國人“習慣性搶購囤積”

  儘管能夠辨別碘鹽對防輻射無害、食鹽不會輕易被污染,放置食鹽的貨架還是不斷被搶空。許多地區的居民開始大批量購買廉價而且供應充足的鹽,並非出於“錯誤認識”,而是基於“經驗判斷”。比起相對可知的核輻射影響(畢竟,中國和日本每天都在更新消息),更難預知的是什麼時候會“斷鹽”(鹽業在資本市場天天看漲,卻沒有權威數據說明多少人花多少錢購買了多少鹽)。

  對於物資緊俏,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是有記憶的。最近一次印象來自1988年價格雙軌制的取消,物價飛漲程度一度引起恐慌,連最基本的柴米油鹽和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了搶手貨。這一次又有什麼不同呢?很多人表示,我還不知道。也許只有搶到手的鹽才是實實在在的。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恐慌止於知情”,這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聰明人也可能相信謠言。我們聽信謠言而去搶購,是因為經驗總是提醒我們,信總比不信強,是因為跟公信力比起來,謠言往往顯得更加可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