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地震能幫助日本經濟振興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9:59:44  


 
為重建擴大赤字,可能進一步加劇蕭條 
 
  財政赤字的實質就是國進民退

  財政赤字也就是政府支出超過收入的數字,其實它的另一個含義就是,政府在財政收入之外,額外多用掉的錢。貨幣的實質是購買力,雖然政府使用的這些錢可能是借來的也可能是直接印刷的,但是可以用貨幣去購買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當政府多用錢的時候,它就可以使用比以前更多的資源,而老百姓即使手上的錢沒有減少,可供使用的資源也減少了。

  如果政府的錢是對內發行國債得來,這可以理解為了獲取較高回報,老百姓把自己的一部分購買力暫時轉讓給國家;而如果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則等於政府不經老百姓同意直接“借來”購買力,等到政府償還國債的時候才意味著對這些借來的購買力的償還。
 
  資源是有限的,國家多用,民間就少用 

  因此,財政赤字也好,所謂經濟刺激政策也好,政府的任何大筆用錢計劃,其實都仍然是民間在為其埋單,因為即使政府的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可是它用錢買走的東西卻是民間本來可以買到的。政府越活躍,其實就越是擠占民間的經濟空間。

  日本是在這個方面有深刻教訓的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所謂“失去的十年”中,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國家投資興建了無數大型項目,從1992年財政年度開始,日本政府四年總共支出54.6萬億日元,結果卻越刺激,越萎靡,凡是國家扶持的產業,普遍產能過剩,國家不扶持的產業,則一片蕭條。例如,政府修建大橋看起來解決了就業,但實際上,當企業需要水泥和建築工人的時候,卻發現水泥和工人都在修建大橋的工地上,那麼企業不得不開花更高的價格購買水泥,用更高的工資吸引工人,同時,在投資一定的情況下,由於成本升高,它只能減小自己的生產規模。 
 
  “刺激政策”其實都是破窗理論 

  今天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九十年代“刺激政策”的遺產:宏偉高大的大橋卻少有車輛通過,超前設計的公路和高架橋從現在的使用上來看仍然規劃得太過超前。這也是日本九十年代下大手筆提振經濟,然而GDP增長反而變成負數的根本原因:它和破窗理論意義,實現了“看得見”的增長,卻讓應有的“看不見的”增長失去了可能。 

  從“破窗理論”來看災後重建的事實,是人們將本來可以用於改善生活的資源,拿來投入到不該投入(當然也是不得不投入)的地方,盡管這確實能夠帶來增長GDP的成績,但卻不會有人想要這種GDP。
 
  災後重建,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非經濟刺激的機會。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災後重建大概卻似能夠提高GDP,但要指望多難來“興邦”,就像燒自己的房子來致富一樣荒唐。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03-2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