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偷”走了中國的中產階層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1:52  


 
  與之相關的就是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失衡。在任何社會,尤其在東亞,中小型企業是一個社會達成收入公平分配最主要的機制。在中國,在國企越做越大的同時,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變得非常有限。儘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地強調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控制龐大資源的國有部門(包括銀行)並沒有動力去執行有利於中小企業的政策。只要這樣的經濟結構不能得到改變,一次分配就不可能實現基本的社會正義和公平。

  在一次分配沒有達到其基本使命之後,中國的二次分配同樣面臨更為巨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社會改革緩慢。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儘管在社會政策的各個領域,包括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沒有找到突破口,社會政策建設還是處於非常早期階段。實際上,社會政策建設對收入分配所產生的正面效應,還遠遠抵補不了這些領域(還包括房地產)被“產業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二是勞動者工資水平的低下。除了有效的社會政策,中產階級的形成需要勞動者工資的提高。中國勞動者工資的低水平現在已經盡人皆知了。勞動工資過低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各級政府總是在資方這一邊,幫助資方人為壓低工資。先發展國家中產階級成長過程中,工會在勞資力量平衡方面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但在中國,工會不是代表勞動者利益,而是代表資方和政府的利益。只要勞、資、政府三方的力量不能達成平衡,勞動者還會繼續處於極其弱勢的地位,勞動者進入中產階層還是無望。

  有利於中產階級成長的政策執行不力的另外一個結構性因素,是特權階層的存在。特權階層主要指的是掌權人物。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和住房等方方面面,掌權人物都享受著特殊的待遇。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東亞的日本和“四小龍”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特權都發生了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一些原本只有權勢人物享受的權利,通過社會政策建設而被社會化。無論是權勢人物還是一般社會成員,都能享受最基本的社會權利。但在中國,這個社會化過程還沒有發生。相反,權勢階層的特權化因為種種原因(例如政治改革的缺失、國有企業的擴張等)還在強化。特權的存在,使得很多方面有利於中產階級的政策執行無力。原因很簡單,權勢階層可以在政府內部得到特權,他們就沒有任何動力去推動社會改革了。

  不管因為什麼樣的因素和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權勢和財富階層既“偷”走了本來應當屬於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也“偷”走了中國的中產階級。不過,他們也必須承受中產階級缺失的代價。中國社會缺失穩定的基礎,現在只有依靠高強度的“維穩”機制來謀求穩定。但很顯然,即使權勢和財富階層也意識到這種穩定的不可靠性。一個缺失中產階級的社會,各方面的博弈會是一場“零和”遊戲。社會要真正穩定,必須培植中產階級。而這又要求放權社會,還權力和財富予社會。只有當中產階級成長壯大了,社會才會進入良性的發展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