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式婚姻害了全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1-06-10 08:35:37  


 
  根據生命周期假設,一個人一生中不同階段會出現正儲蓄(工作階段)或負儲蓄(幼年、求學和退休之後),但在整個生命期限內,收入和消費必相等,總儲蓄為零。這樣,一個低撫養比率的國家,其儲蓄率必定要高於高撫養比率的國家。因為計劃生育導致撫養晚輩人口少而獨生子女又尚未普遍進入撫養長輩的階段,中國目前處於低撫養比率階段,這是中國人儲蓄率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社會保障不足、安全感缺乏是高儲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遺產動機又放大了這一因素的影響。生命周期假設有一個前提是沒有遺產動機,這一假設很可能不符合中國的現實。在中國,父母往往有給子女留下遺產的強烈動機。在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一個人很難精確地做到終生的收入與消費完全一致,產生遺產的可能性更大。這樣,儲蓄率就更高了。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為了買房而進行的節儉都不構成高儲蓄的原因。一個人為了買房會進行若干年的高比例儲蓄,但這種潛在需求當期就造成了住房投資的興旺,所以,其儲蓄可視為當期轉化為投資,這裡面不會產生什麼淨儲蓄,自然也就不會抑制全球經濟了。一旦買房之後,他的消費更是急劇上升,因為房價越高,虛擬租金相應也會更高,消費占比也就越高。中國住房消費數據準確度太低(未包括虛擬租金)很可能導致了中國宏觀統計中的消費比重大幅度地低估了。另外,由於數據的不完整,有多少人正在為買房儲蓄,又有多少人正在進行住房消費也不得而知,不過單憑觀察,後者占到大多數。

  如果說中國人的儲蓄抑制了全球消費和全球經濟存在一定的誇張成分,那麼,將高儲蓄歸因於“要結婚先買房”的中國式習俗就完全沒有依據,它更像是天馬行空的娛樂新聞。這種新聞的產生,背後可能更多地反映出中國在經濟體量日益擴張、房價泡沫離奇膨脹之後,外部世界對之產生的好奇、期待和焦慮的複雜心態。

  作者:黃小鵬 2011年06月09日03:07 來源:證券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