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奧運”模式何時結束?

http://www.CRNTT.com   2011-08-26 11:55:38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訊/“國際賽事的安保工作需要的是專業,而不是‘草木皆兵’。國家形象的建立更多依靠的是國民參與性而不僅是面子工程。如果多舉辦一次這樣的國際賽事,變相成了百姓多一份的負擔,試問,承辦的初衷又何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劉柳的文章“深圳大運會:‘北京奧運’模式何時結束?”:

  本屆深圳大運會已落下帷幕,作為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城市,戒備森嚴的安保舉措以及勞命傷財的面子工程依然大行其道。儘管深圳政府在聽取民意後,對一些政策有細微調整和改動,但大致上依然沿襲了“北京奧運”模式。

  近幾年,中國積極承辦各項國際賽事,透過這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來展示“國富民強”的中國形象。國家層面上從最具代表性的北京08 奧運到去年上海世博,城市層面上從廣州亞運到今天的深圳大運會,無處不彰顯“華夏盛世”的繁榮景象。我們從宏觀上能看到的是:開幕式場面如何宏大,舉辦規模如何盛況空前,對國際友人是如何的盛情相待。但是,當低下頭著眼細節:市民出行受到限制,言論和集會被加大力度管控,附近居民被迫要“留燈離家”,不禁讓人對承辦心態產生疑惑。

  讓人更唏噓的是,一名參加深圳大運會安保工作的交警,其孩子夭折仍堅守崗位的事跡被廣為傳唱,旨在歌頌其“為國家舍小家”的精神。為一個大運會設下如此多的障礙,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這既是城市管理者缺乏人性化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的管理不自信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