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彭曉芸:讓“公共論辯”成為民主訓練

http://www.CRNTT.com   2011-12-07 10:54:23  


 
  譬如,身在廣州的市民,可能早已習慣以“你一言我一語”的公共論辯形式參與城市治理和公共決策,這樣的場景出現在每周的人民公園,它也如同微博,沒有門檻,你站立在論壇現場,你就是自己的麥克風。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大型政論性電視公開論壇“羊城論壇”。該論壇誕生於1992年5月,以“國事家事天下事,你談我談大家談”的宗旨,邀請官員、學者與市民就某一具體議題進行公開論辯,論辯共識往往成為一些法律法規或城市治理的決策依據。在第71期論壇“完善社保體系,保障全民利益”中,自發參與的市民達300多人,激辯數小時。

  官員參與此類公開論辯,一開始也有人顯得不適應或拘謹,後來逐漸學會如何應對公眾的詰問,學會將決策機制中的難題難點扼要地向公眾闡述,以期獲得理解與建議。

  其實,不獨公共事務的論辯,基層官員的競聘過程,也有論辯之風,可惜的就是,這種論辯往往局限於“內部人”,準備充分,演講色彩更濃,即便在答辯環節圓滿成功,也不意味著此類官員走馬上任就具備了處理公共事務爭論和應對公眾輿論的能力。正是這種話語方式到行為思維方式方面的“不適應性”,導致很多官員連微博也不敢上,他們缺乏將自己亮在公眾視野中的勇氣和能力。但是,刻意不裸露於公共論辯當中,並不代表能夠逃脫公眾輿論的詰難。當門不得不打開的時候,他們往往無所適從,顯得如同未經訓練的莽夫,說啥錯啥,說多錯多。

  當公民已經自發、散發地在公共輿論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任何一位不知名的網友都可能因為出色的表現而粉絲百萬的時候,將自己封閉在“蜜罐”中的官員群體是時候回應微博廣場的時代籲求了。對於還沉浸在“宅男宅女”時代的部分中國官員來說,千萬別等到發現你成為互聯網輿論焦點的時候,才想到參與公共論辯,而應當更早地自己主動跳入輿論的大海,接受浪潮翻滾拍打,與公民一道,錘煉面向未來的民主品質。

  彭曉芸 《共鳴》雜誌編委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