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私權與言論自由——疑韓案值得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12-01-30 11:35:33  


 
乾羽:韓寒與方舟子的論戰應該留下什麼?

  2012年01月30日07:58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作者:乾羽 

  “打假鬥士”方舟子這次將矛頭指向了80後代表人物韓寒。在經過幾天隔空“罵戰”之後,29日,韓寒委托律師,就方舟子通過互聯網“質疑韓寒代筆”其間造謠、對韓寒名譽造成損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訴訟。(1月29日中國經濟網)

  對於韓寒來說,當自己說的話已經無法讓對方接受和相信,而對方的發言又會影響到自己的聲譽時,他需要一個權威的機構來給自己一個說法。而對於方舟子來說,通過這個程序,他的質疑可以得到更多闡釋機會。換句話說,兩個人可以在法律的層面上展開更充分的博弈——這個博弈的結果可以指向事實和真相。

  同時,還有兩個問題是可以在此次起訴中得以深入和釐清的。首先,就是公共討論的界限在哪里?任何公共話題都可能涉及具體人的形象和聲譽,但因為是公共話題又關係到公眾的利益,因此必須有人發言、質疑、討論。此時,公共討論的界限在哪里?何種發言是可以接受的,而何種發言可能引起負面影響?如果我們明白事實是發言的依據,而客觀是理性的表現,則應該明白,公共發言需要秉持兩個最基本的原則:確鑿的事實;無偏見的意見。只有事實確鑿,才能保證發言不淪為妄言,只有保證意見出於公共立場,才能保證觀點不會偏頗。這兩點無疑是任何公共話題討論都應該堅守的。

  其次,就是圍觀公共討論的態度應該怎樣?公共討論不是個別人的事,雖然論戰的主力可能只是個別的意見領袖和當事人。在公開的公共討論中,公眾不僅是外部的圍觀者,他們還是事件的參與者,他們的態度直接影響著討論的質量,影響著論戰各方的情緒。如果,公眾在圍觀公共討論時過於情緒化,則浮躁的輿論只會讓公共討論流於表面——雖然大家都在關注,但關注的重點不是事實的真相,而是事情的熱鬧程度與個人內心的“成見”。只有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圍觀公共討論,才能製造出一種旨在釐清真相的氛圍,才能讓公共討論的各方保持心平氣和的心理。此時,這種冷靜和理性就可以成為一種正向的參與力量,促使事情順著應有的規律正常發展。

  釐清了這兩個問題,人們在對待類似的案例時,才會有明確的參與態度和方法。這才是韓寒與方舟子論戰應該留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