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勾勒中國經濟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2-03-10 08:57:51  


 
  在這種情形下,地方政府繼續靠大規模負債來人為刺激經濟的空間被迅速壓縮,因而政府財政開支的快速增長可能告一段落。十年來預算內財政開支平均增速達到20%,未來則有可能降低到13%或以下。而即使降低到這一水平,財政開支占GDP的比例仍將上升,中國政府債務負擔仍將持續加重。在出口減速與債務負擔加重的雙重影響之下,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從十年來的平均10.5%降低3個百分點左右,並且不排除經濟波動加劇的可能性。

  不過,好消息是,通脹前景穩定。4%的目標線顯示中國政府以及民間對未來高通脹的擔心,這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理由。一些經濟學家出於“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的教條,擔心居高不下的貨幣供應量可能轉化為通脹壓力,而另一些經濟學家從中國人口分布特征出發,擔心剩餘勞動力的逐步消失可能迫使勞動成本大幅上升並轉化為高漲的物價。筆者的研究發現,這兩個擔心應該都不成立。

  在建立了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財政部不能透支央行賬戶的現代經濟制度中,通脹不是貨幣現象。對此的理論分析,筆者在別處有詳細闡述。從數據來看,1995年中國通過了銀行法之後,雖然貨幣供應量平均增速高達18%,貨幣供應量與GDP之比也從1.08增長到1.8,平均通脹速度卻僅為2.2%。未來,經濟增速只及之前三分之二的貨幣供應量自然難以推動通脹超越此前的水平。

  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誠然是十分重大的變化,但對通脹的短期影響並不大。按照理論模型的分析,從長期而言,通脹取決於勞動力成本與勞動生產率增速之比。年輕雇員入行之後往往要經過長達十年的實踐之後其效率才達到峰值,在此之前其薪水與其生產力水平並不相匹配,因此,年輕勞動力比例降低與中年勞動力比例上升,會有利於而不是不利於降低通脹。同時,隨著眾多投資項目的投產,過剩產能的大規模釋放也將對通脹產生抑製作用。因此,未來數年通脹預計仍將維持在平均2%附近。

  這麼看來,未來數年,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很可能結合了如下特點:進出口增速降低、貿易順差減少、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貨幣化速度降低、財政開支增長減緩、債務問題日益嚴重、GDP增速下台階以及通脹保持低位穩定。換句話說,與過去十年來情況相比,除了通脹水平保持基本穩定之外,其他運行特點都出現了重大變化。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劉海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