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如何看待高校“偽娘團”走紅

http://www.CRNTT.com   2012-04-10 15:14:32  


 
“偽娘團”讓藝術失色

  2012年04月10日07:13 深圳商報

  早在2010年,“偽娘”就已經很火了。只可惜,“偽娘”火起來,卻每有讓人高興起來,而是讓人焦慮起來。因為,“偽娘”火起來的背後“男孩危機”。而針對一個時期以來的男女性格混亂,越來越多的孩子“中性化”,河南鄭州十八中試行了新校規28條“陽剛男生”標準,20條“秀慧女生”標準。殊不知,現在搞出個“偽娘團”來。

  不管圍繞“偽娘”爭議的結果如何,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樣子、腔調,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腔調, 這始終是大眾判斷一個人是正常的起碼的標準。離開了這個標準,只能算另類了。也許,有人會說,這就對了,另類的,才是藝術的。確實,這些年,很多事情都讓人難以想像,比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但儘管如此,我還是以為,真正的藝術不是這樣的,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甚至人們的口味發生了變化,真正的藝術都應該有它的底線。

  而這種“偽娘團”走紅算什麼?開創了藝術的新局面嗎?顯然不是。說輕點,是嘩眾取寵,利用多數人的好奇、媚俗,賺起廉價掌聲和幾個面包錢;說重點,則是在胡鬧,不僅混淆了人們對藝術的審美傾向,還扭曲了現實與事實。準確地說,是在為目前人們擔憂的男女性格混亂推波助瀾,是喪失社會責任的做法。進一步說,這種演出越走紅,就越讓人擔憂,意味著藝術更加失色。

  市場經濟滲透下的藝術,雖然說早不是我們理想的樣子,但作為文藝人士、尤其還在高校深造的大學生,還是應該有點原則、風骨的。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風骨的文藝人士並不少見。比如,朱自清先生在生活極度艱難時,寧可餓死也不接受美國人的救濟;梅蘭芳蓄須明志,堅持不給日本人唱戲;20世紀40年代,卞之琳先生在國外寫了一部七八十萬字的長篇小說,表現抗戰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心態,回國後發現國內文學創作要寫工農兵,不寫小資產階級,但是他並不隨波逐流,把自己經營幾年的作品付之一炬。這些中國文人的風骨,今天怎麼倒在已沒有溫飽顧慮的文人身上喪失了呢?

  無疑,“偽娘團”的走紅反襯出團體的墮落、藝術的失色,是值得個人、學校、社會深思和反思的。在藝術取向、價值迷亂的多元時代,藝術真的不能這麼扭曲和胡鬧下去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