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屌絲:6種狀態和50個困境 | |
http://www.CRNTT.com 2012-06-26 13:52:48 |
新時期的阿Q正傳 我們善於自我治療 自我矮化,既是對道貌岸然的不屑,也是對板結社會的對抗。代際衝突不僅源於文化傳遞的障礙,更有政治、經濟上的深層差異。 文/林奇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流行的網絡語言出現,現在是“屌絲”。 按照網絡上通行的說法,“屌絲”一詞出自百度貼吧的李毅吧,是李毅吧的網友面對嘲弄而欣然接受的稱呼。來龍去脈不再贅述,大家所公認的是:屌絲代表一種放低自身姿態、非暴力不合作的語境。 自我降格、拒絕“上進”,這是板結社會的對抗之道。中產階層逐漸消失,上升渠道堵塞,年輕人在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願等全面下降,對所謂人生的熱情全盤降低,“屌絲”一詞正好用來自嘲。 網絡精神的最核心部分往往在於敢於自嘲,以自嘲來消解正統,以降格來反對崇高。 就在“屌絲”一詞甚囂塵上的時候,不少文化人士都對此表達過看法,有趣的是,他們都陷入到難以言說的奇妙境遇。比如有一位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屌絲心態就是將個人能力不足導致的問題視為外界對個人本身的迫害。”後來她删去了這條微博,但並非因為被“屌絲”圍攻,而是因為——“屌絲”給她“跪了”! 稍微觀察一下就能發現,在這條對“屌絲”不太友好的微博的評論裡,並沒有“屌絲”在破口大罵——很多人奇怪地高呼“女神!”、“給女神跪了”、“給女神跪舔!”這些姿態很卑賤的話——這些人顯然是反對者。按照一般的網絡習慣,反對者應該激烈地亂噴、大打口水戰才對,怎麼唯獨在討論“屌絲”的話題裡,永遠都是卑微語態呢? 此前,另一位文化男士的一條討論“屌絲”的微博也出現過這種狀況,反對者高呼“高帥富”,又給這位博主“跪舔”了。 在這些微妙的語境裡,細心的人不難看出文化的差異。也許我們可以想想,那些自稱“屌絲”的人也許根本不算“個人能力不足”的失敗者,他們也許活得很好,甚至活得比博主、比我們都要滋潤。而真正活在底層的、所謂“能力不足”的人,他們是不會自稱“屌絲”的。 從語境上講,一旦自稱“屌絲”,就立刻進入自我降格的狀態。重點是,為什麼網友喜歡自我降格? 其實,網絡文化中的自我降格現象早已有之。從賤文化到無厘頭惡搞,從二逼青年到傷不起,網絡精神的最核心部分往往在於敢於自嘲,以自嘲來消解正統,以降格來反對崇高。同樣的,現在的網絡也流行“氪金狗眼”、“瞎了我的狗眼”這種說法,為什麼網友喜歡自稱是狗呢?一樣的道理。 自我提升和道貌岸然,是網民最厭惡的現象。一旦有人要嚴肅,就一定會遭遇網民的反抗,在以往是以罵和嘲的形式出現,而現在則流行自我降格,自稱“屌絲”。嚴格地說,這都不算對抗,網民們根本就懶得對抗,就是擺出“好吧,你牛逼,這總行了吧”這種姿態。如上所述的幾位文化人士顯然是在很嚴肅地說出自己的思考,立刻就道貌岸然得一塌糊塗,所以屌絲們就立刻“跪舔”了,“好吧,你牛逼,這總行了吧”。 在網絡文化裡,要區分神聖與卑微、嚴肅與戲謔、偉大與渺小,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它們常常以彼此混雜、互相冒充的形式出現。看似在誇你,實則在罵你;看似抬高你,卻是在消解你;看似一本正經,實則在亂開玩笑;罵你“沒有節操”,其實是誇你好玩;誇你“真正高帥富”,其實是在戲謔你。你必須浸潤其中,才能直覺地分辨這些細微的差別和片刻之間的語境轉換。 這不僅僅是精神勝利法,更是對舊精神體系的完全漠視——你的那套,我根本不感興趣。 毫無疑問,“屌絲”文化是一個植根於網絡和青年之中的語言現象。在紅起來之後,眾多中年人立刻開始爭奪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權,結果正如我們所料,“屌絲”們興高采烈給大牛們紛紛“跪了”。 我們常常把使用網絡工具的人、沉迷網絡環境的人、創造網絡文化的人混為一談。浸潤,是網絡文化的特質,它是你的身體和思維都在其中的感受,不僅代表著你在使用它,也代表著它在使用你。這不是學會使用網絡工具就可以達到的境界,這也是為什麼“屌絲”總是很厭惡那些解釋“屌絲”的人的原因——誰要去正兒八經地解釋“屌絲”是什麼意思? 網絡是你的母語嗎?你可以這樣問問自己。中年人所創造的流行語,每年一次,來自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而年輕人,則負責製造大量的網絡流行語。 瑪格麗特?米德提出的概念“後喻文化”,或許可以用在這裡。前喻文化,長輩教晚輩;並喻文化,同輩互相學習;後喻文化,晚輩教長輩。當今社會,族群分裂、趣味多元,新技術、新趣味往往首先被晚輩所掌握。我們經常看到的代際衝突不僅是基於政治、經濟上的階層差異,還源於文化傳遞的障礙。晚輩們懶得跟大叔解釋什麼是miku,什麼是膝蓋中了一箭,趣味結界和知識鴻溝讓新的文化傳承模式的出現成為必然。 所以,就給你“跪了”。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