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廈大開設爬樹課 教育創新還是嘩眾取寵?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14:30:15 |
大學開設“爬樹課”, 有點姗姗來遲 果不出所料,正如該校於7年前率先在體育選修課中開設高爾夫球課一樣,由於在大學開設爬樹課,屬國內第一個吃螃蟹者,此消息一出,即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我不知道一些網友反對在大學開設爬樹課的真正動機是什麼,但之於筆者,如果真如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所透露,“該項課程擬於今年新學期推出”,我以為不僅可以有,甚至我認為未免有點跚跚來遲。 之所以說可以有,蓋因除了多年前,美國康奈爾大學戶外體育部就給學生提供爬樹課程。也就是說開設爬樹課並非廈大所首創。關鍵是廈門大學開設爬樹課旨在教會學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而這點不正是時下國人所憂心腫腫的麼?且不說,爬樹具有挑戰性,能激發人體的潛能量、建立自信心、減壓,爬樹過程,是親近大自然、了解每一棵樹獨特生命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更高尚的情操等。有此諸多好處,何開而不為呢? 至於說有點跚跚來遲。我記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斯基曾主張,每個學生在童年時代就應該“敢爬樹頂,敢在夜晚走進森林去尋覓一定粗細的木棍或某個同伴旅行時失落的指南針,敢在暴風雨中護送無能為力的小孩回家”。而列寧在波羅寧村流亡時,曾經有意選擇一條最險絕的山路登山,他這樣回答向導的詢問,說“朋友,我們每日每時,都必須注意培養自己的意志,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由此,本來從小學起就應該注重的爬樹之類的“壯膽教育”,卻推遲到大學才蹣跚起步,不是顯得跚跚來遲嗎?而本來是我們於每日每時,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必須注意培養自己的勇敢、大膽、無畏的意志品質,有人卻一味地埋怨教育引導不力,豈不顯得“一葉障目”甚至荒唐透頂? 誠然,勇敢、大膽、無畏,這些意志品質的培訓,總是蘊含著風險的,一旦被引入歪道,後果勢必很糟,但正如走路都難免被汽車撞倒,又何必因噎廢食呢?何況,在走正路的孩子身上會成為無堅不摧的鋼刀、鋼槍,可以借助它克服學問道路上每一座堡壘,或者借助它掘開任何用困難澆鑄的障礙。 寫到此,突然想到英國有一首兒童詩《出去吧》:出去吧/在四處刮起大風的時候/讓它徹裡徹外把你折騰個夠/出去吧/哪怕是外面陰雨連綿/也不要坐在火爐邊一再留戀//出去吧/趁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同它作一番勇猛的較量。詩雖然寫於冬天,其主旨卻顯然是適應一年四季的。雖然是寫給兒童的,但無疑值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溺愛孩子的家長以及只顧埋頭攻讀的大學生們細細品味。(王志順) 別急著把廈大“爬樹課”一棍子打死 廈大開設“爬樹課”的初衷是為了教會學生一些特殊的逃生技能,可謂敢為人先,用心良苦。吊詭的是,一些網民對這個聽起來很雷人的“爬樹課”卻指指點點,揶揄嘲諷。比如,“這是要人退化為猿猴嗎?”、“孫悟空可以來應聘教授了”、“爬樹還用教?”等等。不過,筆者倒是對“爬樹課”報以支持的態度。 事實上,查閱資料可知,“爬樹課”在美國的很多大學是一門十分流行的課程。根據康奈爾大學課程目錄的介紹,這門課程將教會你: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樹,並在上面自由移動,甚至在樹木之間靈活穿梭。也就是說,“爬樹課”並不是要教會學生花哨地“爬樹”,而是旨在擴寬學生的另外一種愛好和逃生技能。而這一點,在當下中國的教育體系中該是多麼稀缺的一環! 君不見,當地震突然來臨時,有多少學生手足無措,最終導致傷亡;君不見,當大火熊熊燃燒時,有多少成年人不知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逃出火圈;君不見,當暴雨傾盆時,又有多少司機被困車中茫茫不知如何自救,最後只得釀成悲劇。究其根源,正在於當下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匱乏。在這樣尷尬的現實下,廈大開設這樣一門“爬樹課”,真的就沒有必要了嗎? 前不久,網上流傳一個視頻,呈現的是唐山市某中學在地震來臨的瞬間,老師和同學們及時做出的自我保護和逃生方法,這個視頻在當時贏得了很多人的肯定和讚揚。但是,我們需要看到,在當前現實語境裡,能夠做到如此熟練自保和逃生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連基本的游泳技能都不會,這是多麼讓人遺憾的狀況。“爬樹課”雖然聽起來有些幽默甚至惡搞,但其出發點和立足點並沒有錯,開設這門課就是要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就是要教會同學們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如何學會自保,如何安全逃生。而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和探索的話題。 俗話講,對於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我想,“爬樹課”之所以“雷人”,從另一個側面或許正說明眼下我們的教育體系對生命和安全教育存在不小空白。而廈大“爬樹課”最讓人尊重的一點就在於,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重申對個人生命的珍惜,對安全教育的重視。所以,輿論還是且慢對廈大“爬樹課”說三道四,不妨給它一些空間和時間來成長吧。(李鬆林)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