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絕響“胡連會”折透馬英九兩岸策略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9-03 08:42:05  


 
  在兩岸之間的主要經濟協議已經簽署,卻又不願接續下去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之下,馬英九就“及時”地調整戰略方向,要轉為“開拓國際活動空間”了。其中,作為留美博士生的馬英九,最為重視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因此,在苦戰“美牛案”中,就老是強調“美牛案”過關後,可與美國重啟“TIFA”商談,有助台灣參與“TPP”,並進而為與美國商談“TIA”打開大門。

  其實,台灣早在一九九四年,就已與美國簽署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但這只是只是台美雙邊諮商的平台,並不等於是“FTA”(自由貿易協議)。實際上,台美雙方當時之所以簽署這一紙協議,只是為了讓台美經貿往來有一個定期的官方協商平台而已。這紙協議簽了十八年,但只是舉行過六次會議,而這些會議所討論的一切議題,從來就不是為了建立“FTA”而談。也因此“TIFA”雖已生效十八年,但迄今雙方距離邁出洽談“FTA”的第一步,都還極為遙遠。“TIFA”的重啟,更不等於台灣已經拿到台美簽署“FTA”的“入門票”。

  但馬英九如此熱衷重啟“TIFA”,看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他對連戰強調的“台灣希望能在八年內,爭取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所謂“TPP”,是在“APEC”的架構內,從二零零二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實現零關稅。目前已經參加或正在磋商入會的國家,有汶萊、智利、新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秘魯、美國、越南、墨西哥、加拿大。這個由美國催生並深受美國影響的“TPP”,主要成員與入會磋商國大多由資本主義體系的國家組成(越南為“TPP”成員中唯一社會主義國家),因而對中國產生排擠效應。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麼沒加入“TPP”談判?美國的解釋是,中國沒有申請加入;而中國的解釋則是,“TPP”沒有邀請中國加入。其實,其“圍堵中國”的態勢似乎要與中國催生的“東協+三(中日韓)”抗衡,變成一場中美兩國拉攏亞太經貿實體的角力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