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自比“工蜂” 高校青年教師怎麼啦

http://www.CRNTT.com   2012-09-14 13:00:51  


 
  72.3%感到“壓力大”

  科研任務重是最大壓力源

  彭鋒每天都覺得自己“在跟時間賽跑”。

  他工作日的時間表通常是:上午讀書、查資料,帶幾個學生做調研,撰寫由老教授或系主任“掛帥”的課題報告;下午到學校教兩個半小時的課,再找財務“弄1個小時的報銷”。雙休日裡,除了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外,他給自己定了個“文獻翻譯計劃”,為爭取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搜集素材。

  調查報告顯示,作為近九成擁有博士學位的高知群體,高校“工蜂”族也是高壓人群。72.3%的受訪者直言“壓力大”,其中更有36.3%的人認為“壓力非常大”。

  壓力主要來自3個方面——科研任務重、教學任務多和經濟收入少。“科研任務是最大壓力源。”廉思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絕大多數高校把職稱和職務晉升與發表論文數、出版專著數、申請課題數等‘量化指標’直接掛鈎,78.1%的‘工蜂’認為,自己從事科研的時間‘不夠用’,甚至‘很不夠用’。”

  “非升即走”的潛規則更加劇了彭鋒的緊迫感。“很多人把大學老師工作視作‘鐵飯碗’,但對很多年輕老師來說,一個潛規則是:5年內不能從講師升到副教授,你在這個學校的教書生涯就基本結束了。”

  升副教授的依據當然是指標完成情況。但報告顯示,高校“工蜂”族完成指標的狀況並不樂觀。

  近3年來,20.5%的文科“工蜂”沒有在CSSCI上發表過論文,92.5%的理科“工蜂”沒有在SCI(科學引文索引)上發表過論文,85.5%的工科“工蜂”沒有在EI(工程引文索引)上發表過論文。沒有獨立著作的“工蜂”占83.2%。

  彭鋒工作快5年了,身邊近2/3的同齡教師是講師職稱,只有約1/4是副教授職稱,“40歲以下的教授幾乎看不到”。

  “時代習慣了‘贏者通吃’,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彭鋒坦言,職稱低讓“工蜂”們感到掣肘頗多,“副教授不能擔綱重大課題,即使他是實際研究的主力。科研經費和學術資源也都向學界‘精英’和‘大腕’靠攏。”報告也顯示,80.6%的“工蜂”沒有主持過國家級課題項目,六成“工蜂”一年的科研項目經費不足5萬元,61.6%的人沒有拿到過學校的研究資助。

  彭鋒有自己的研究興趣,但他目前的研究和生活都圍繞著“馬上升副教授,40歲以前升教授”進行。為了成為“蜂巢”上層的“贏者”,他必須早出活、快出活、多出活,有時也不得不搞關係,甚至花錢買版面。

  “調查顯示,沒有‘工蜂’認為影響論文發表的因素僅僅是質量,有超過2/3的人認為,人際關係與職稱會對論文發表產生重要影響。”廉思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這些與你的身份、收入、尊嚴全部連在一起時,不少年輕的‘工蜂’只能低下高貴的頭顱,在學科專業標準的規訓下,生產高度專業化的知識產品,以步步追逐那個唯一的成功標準——擁有更高的文化資本和成為專業權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