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變“一刀切”,經濟脫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2-09-18 08:54:19  


 
  文章分析,外需萎縮主要由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回升乏力導致,對中國來說,這是不可控的外部衝擊因素。內需不振從表面看主要與房地產調控和地方平台融資需求受壓有關,但其實質原因卻是政策失當。有的人可能還會說實體經濟進入低利周期、產能過剩等中長期原因也是當前中國經濟困境的促成因素等等,這種說法本身沒錯,但卻無助於宏觀調控政策的選擇。如上所說,將短期因素與長期因素分離是短期政策選擇理論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僅就房地產調控和平台公司融資限制這兩個短期因素的影響來分析政策調整的可能性。

  中國短期調控政策多年來始終沒有消除的一大弊端就是“一刀切”的執行方式。拿房地產調控來說,一線城市房價飛漲後,二線三線城市大多數房價漲勢平穩的城市實際上是受到了“一人得病全家吃藥”做法的連累。在中國,沒有不希望房價上漲的地方政府,因為它們依靠土地出讓收入過日子,但“一刀切”式的房地產調控實際上掐斷了所有地方政府的財路,全國地方政府因而近年普遍財政吃緊。地方財政缺錢反過來又給抵消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負面效應帶來進一步的影響,按照中央的設計,“十二五”時期擬建3600萬套保障房,建這些房子一方面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難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拉動對房地產相關產業30多個部門的產品需求,從邏輯上說,這樣設計似乎很完美。但在地方財政拮據的現實面前,從近一年半的保障房建設實踐看,大多數地方政府都拿不出保障房建設資金。還有一些響應中央號召已建了大批保障房但遇到了銷售困難資金回籠難的問題。以東北某二線城市為例,該地方政府由於無法支付高昂的拆遷成本只能在距市中心較遠的城郊建了大批保障房,但那些特困群體由於很難承受交通成本,因此寧願住房條件“不被改善”。此外,在保障房購房對象收入劃線中也存在明顯的收入劃線過低致使保障房購房需求不旺的現象,這些問題的產生似乎都與簡單的行政性“一刀切”政策有關。

  自2010年以來的平台公司融資限制政策更是“一刀切”政策的最完美體現。2009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央政府出台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實際上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為項目承接主體,全國地方政府都捲入到了那個短暫的刺激熱潮之中,這種大躍進式的增長刺激的確有違背經濟規律之嫌,一些財政級次較低的平台公司因此也成了銀行新一輪壞賬的主要肇事者,這都是事實。但全國近8000家平台公司中還有1/3以上財政級次較高、項目能實現現金流全覆蓋的優良公司。這些公司在2010年的平台公司融資限制政策實施後突然陷入困境,從這點說,中央政府這種“一刀切”式的做法也同樣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眼下經濟遇冷,正是調整平台公司政策,讓這些好的平台公司重新擔當拉動內需角色的時候了。放寬平台公司融資限制應當是中國走出經濟下行困境的有效招法,現在需要採取的措施就是中央政府應明確:一是地方發債權的擴大;二是工農中建交五大行滿足優質平台公司貸款展期要求並加大支持力度;三是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停止使用那個僵化過時的“差額存款準備金率動態控制公式”的運用,不再把這個公式當成控制當地貸款規模增加的政策工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