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農民工向中西部回流是大趨勢 | |
http://www.CRNTT.com 2012-10-16 11:28:07 |
十字路口,“一夜白頭” 熊順祥1963年出生,身材瘦小,歲月已經在他那張飽經滄桑的臉上刻下了明顯的痕跡,但一雙眼睛卻閃爍著剛毅自信,一言一行中流露出,這是個精細人。 “我在打工的時候就喜歡觀察老板,我發現他們特別能吃苦,膽子很大敢冒風險,而且商業意識很強。對照自己,我覺得這三點都具備,為什麼我不能成功?我省吃儉用每月能存一千多塊錢,兩年下來,就有了兩萬元的存款。” 熊順祥有點得意,顯然,他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人,但能省錢不等於能創業,他在憧憬中開始了在外的漂泊生涯。 他先是南下廣西、廣東,再一路北上到河南、山東、遼寧,基本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做過很多種小生意,有時沒錢了,運作不順了,也偶爾打打零工。他不止一次遇到工商、稅務甚至消防等部門“方方面面”的“刁難”,效益無法保證。“差不多是個部門就得‘打點’,否則就會以審核、調查的名義讓我們停業整頓。”熊順祥說,根源還是自己是個農民,沒有多少社會上的硬關係。 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坐長途火車的經歷:“一般只能買到無座票,一上車就拿出一張報紙,往座位下面一鋪,全身盡量縮小,以便可以躺進去,然後就是幾十個小時渾渾噩噩。” 此時,他的父母已老,小孩也需要照顧,熊順祥面臨選擇,漂泊還是定點。他帶著走南闖北積攢下的10多萬元,把落腳點放在了家鄉,開始從雲南等地運花椒回重慶賣。” 熊順祥第一年拉了兩車花椒回去,兩萬多斤花椒全部由他自己綁上大繩,扛到貨車上,睡在花椒堆裡兩天多顛簸回到璧山,那兩天至今被他認為是一種深刻的記憶。結果,運回來一分錢沒賺到,還把本錢賠進去了不少。 “當時空有一腔熱血,把創業想得太簡單。”他說,求爺爺告奶奶似的把前期工作都做完後,終於意識到在商場上人脈關係的重要。“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我沒有業績和獨自當供貨老板的經驗,別的商家都不相信、不願意與我合作。” 一年不行,第二年借錢再來,並且是直接辦廠,“說是‘廠’,當時其實還只是個作坊,我看到喜歡吃火鍋的人有那麼多,覺得做火鍋底料生意肯定有賺頭。”熊順祥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說服親戚,連著自己的,又籌集了一批錢。錢到手後,說幹就幹,寫申請辦手續租房子招員工。 依然完敗!同時,因為定位不准和市場已有企業排擠問題,導致熊順祥的生意冷清,只有零星的火鍋店打電話要貨。 送!一件也親自送!熊順祥咬牙拍板,雖然他明白這樣只會虧本,但他和他的產品的口碑卻在與日俱增,熊順祥的小廠也在搖晃中慢慢起步。 但人算終究不如天算,一切都看似順利的時候,熊順祥下血本在璧山承包的花椒地卻完全沒長起來,廠子的局面岌岌可危。 廠裡的黃大媽至今還記得那一天的情景,幾十個跟隨熊順祥一起創業的農民工被召集到廠外的一塊壩子上“開會”。坐在一群眼巴巴望著他的人中間,熊順祥顯得心事重重。 “花椒沒長起來,廠子要倒了!是重新外出打工,還是再博一次,大家想不想在我這個廠再就業?”一向直言快語的熊老板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吞吞吐吐。 鬧哄哄的會場因為這個糟糕的消息而安靜下來。人們開始沉默,大口大口地喝茶,或者埋著頭抽悶煙,沒有一個人表態。而裡面抽煙抽得最凶的就是熊順祥,“我那幾天晚上都沒睡著覺,坐在門檻上,基本上每晚上3包煙,一夜白頭。”熊順祥直言那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次抉擇。 熊順祥鋌而走險。他開始發動工人,貸款給自己,但當時不止一個人提醒他,“弄不好,你這要成為非法集資。”熊順祥義無反顧,他很想將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這批人保住,這批人幾乎全是他的親戚、朋友或者左鄰右舍,但這已是向親友們第N次“伸手”。 對熊順祥而言,“‘所幸’沿海經濟不景氣,大家才不願出遠門,加上都是鄉親,最後硬是拼拼凑凑,借到了50多萬元,企業重新洗牌,從頭再來。” “東西要真,人要耿直” 大興鎮的鄉親們都愛說,上天注定要考驗熊順祥。一些沿海地區的投機商來到重慶,採用大投入、大資金的模式,也做起了火鍋底料生意,並狠狠地賺了一筆。隨後,重慶火鍋陷入了石蠟造假的信譽危機,雖然最終調查,始作俑者正是“石蠟火鍋造假第一人”陳永祥等這批沿海地區來的投資客,但火鍋底料的信用危機仍然讓熊順祥這些重慶本地的老板日子不大好過。 “別人吃一把鹽巴都沒事,但我們多放幾顆都鹹。”熊順祥對記者感嘆,“他們很多人都是拍拍屁股走人,但吃虧的是我們啊,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信譽又沒了,不是說我個人的,是全行業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熊順祥的廠裡又接連發生了兩個工人偷取火鍋底料秘方,投靠了一個“厲害”的競爭對手,讓他失去了產品的“殺手鐧”。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