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稻葵:展望十八大後的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11-17 09:50:52  


 
  國際之外,中國未來三到五年的困難,更多體現在國內經濟運行方面。當前,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因素正在退出舞台,其中包括房地產。未來若干年,房地產投資的完成額不可能回到過去十年那樣高的增長速度,中國的高地價和高房價必然會出現一個相對較長的調整過程。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力度不可能持續高位。與此同時,出口這個中國加入WTO之後的重要增長引擎,也會因為國際經濟的增速放緩而日益減弱,貿易順差在中國GDP中所占的比重會持續下降。

  中國經濟舊有增長機制的退出,不可能迅速由增長的新亮點進行彌補。這些新的增長亮點首先是逐步上升的居民消費。經過我們的計算,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07年開始每年上升1%左右,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但需要3-5年才能達到45%以上。城市化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將繼續體現,但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中,由於公共財政改革不到位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壓力尚待化解,其也不可能直接轉化為增長的巨大新動力。至於生產能力的改造和從東部向西部的轉移,也會在未來三到五年之內出現一定困難,這種增長動力不可能完全到位。所以,從國內來看,新增長點不可能迅速上升,取代舊增長點。

  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儘管中國經濟未來三到五年面臨種種挑戰,但增長的潛力還是巨大的。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儘管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但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人均GDP水平僅僅達到美國的18%。就算中國經濟未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仍有從18%到35%—即拉丁美洲國家相對於美國人均GDP水平的發展空間。如果中國能夠推進一系列的改革,那麼,中國經濟完全有望達到日本、韓國等資源約束型國家的發展水平,那就是人均GDP水平相當於美國的75%。不管是35%還是75%,從18%起步的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仍是非常大的。

  再者,中國經濟仍然是一個大國經濟。中國有巨大的腹地,中西部仍有大量待發展的區域。這些區域的百姓仍然十分貧窮,當地經濟發展的動力十足,人們努力工作的熱情仍在。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是巨大的。大國經濟,不同於日本、韓國等相對的小國經濟,從長期來看,中國完全可以走上不依賴外需的發展道路。

  其三,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原始動力仍然存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從百姓到精英階層,對於經濟制度的現狀仍然是不滿意的,改革的呼聲仍然是巨大的。這種原始的改革動力完全可以被新一代領導人所凝聚,形成一股新的推動改革的力量。這一點與1985年的日本完全不同。1985年的日本,在經濟制度的變革方面已經出現了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跡象,經濟發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根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歷史經驗表明,在人均GDP僅僅達到美國18%的基礎上,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未來仍然有10-20年的經濟較快增長前景,中國經濟的潛力是不容懷疑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