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學者吳東野:密集文化交流舒緩顯性台獨

http://www.CRNTT.com   2013-02-13 00:20:38  


 
    兩岸宜儘早簽署文化協議

  一般而言,民族認同包括了血緣、語言、文化、宗教或風俗習慣客觀描述,它必須具備民族成員相互視為同胞、具有共同的歷史回憶、共同的家園與共同的公眾文化等要件。就某種意義來說,民族認同基本上就是“國家認”同。台北會談期間,多數學者傾向從文化認同面向探討如何強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兩岸認同斷裂嚴重,並非源於台灣人對大陸的制度認同,而是許多人已不再認同是中國人。筆者擔任第二子題“兩岸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發展”與談人,就以德國統一前的認同問題作案例,說明文化協議對提升民族認同有多重要。1950年代初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內部原本就有支持統一與傾向分裂兩派主張,後者強調的民族統一只是戰術運用,終極目標還是建立不受西德制約的獨立國家。目前民進黨的情況相當類似當年的東德,他們無論自稱民進黨已經轉型,或如同郭正亮教授呼籲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其實都只是戰術運用,台獨還是民進黨的終極目標。

  1974年的東德學界,首次出現探討“兩個獨立德意志民族”的論述,其目的只是為配合官方“修憲”,主張德意志民族(相同血緣與文化)是兩德統一所需條件,但非必要條件。東德不否認自身是德意志民族,它與奧地利和瑞士同具德意志民族特徵一樣,都是各自獨立的國家。1970年代的東德基於社會主義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對西德產生相異的認同感,希望走向永久分裂之途。

  西德為強化兩德人民的認同與互信,藉著東西方和解之際,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與東德進行文化合作的談判。期間因種種政治因素干擾,兩德談判曾經停頓8年之久,直到1983年才恢復。1986年5月,兩德史上首次簽署文化協定,隨後西德根據文化協定與東德展開文藝、科學、教育、體育、青少年、社會團體、保健、環保、司法、姐妹市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大幅度地改善了兩德認同斷裂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