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沈從文家書》是保存時代氣息的文學

http://www.CRNTT.com   2013-04-01 11:45:26  


 
他找到了自己在變化的時代里安身立命創造價值的位置

  東方早報:很多人說沈從文在後期雖然也寫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一名著,但畢竟遠離了熱愛他的普通讀者,因此這是當代文學史上的巨大損失。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轉型”。你如何評價這兩種看法?你又如何理解沈從文人生後四十年的得與失?

  張新穎:假設沈從文一直都像以前那樣寫作,寫出來的東西會是什麼樣子?要麼寫得很好,仍像原來那樣,但肯定沒法發表;要麼就寫得和那些能公開發表的東西差不多。可沈從文做的文物研究的工作,卻是很少有人去做的。

  正如前面所談,他做的文物研究工作有很多是帶有開創性的,這裡面有一個觀念性的問題。他做文物研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僅有政治壓力,還有來自學術界內部的壓力。他做服飾研究,那時開過一個叫反對浪費的展覽,展覽的就是沈從文收集的服飾,那些正統文物研究者覺得他研究破衣服破布,這些根本不算文物。

  他曾在故宮博物院做解說員,這和他後來研究雜文物也是有關係的。他的文物研究很雜,因為做解說員什麼都要懂,他把自己這方面的特長用到文物研究工作中去了。當時代發生變化的時候,一個人要找到自己在這個時代里安身立命創造價值的方式和位置,沈從文找到了,我覺得是很好的一個事情。

  而至於文學上的損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沈從文從1949年到1988年寫了300多萬字書信,如果把它當成文學來看,可不可以呢?把他“文革”期間寫的書信和當時公開發表的作品進行對比,你說哪種是更好的文學?

  所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講,他的書信也可以看成是文學,而且是那個時代里特別重要的文學。當然,他不是有意的創作,可恰恰就是這種無意的私人的通信,才真正保存了那個時代的信息、人的心靈的信息。而我們從特殊時代那些公開發表的文學作品里,能夠感受到的東西,反而要少、要枯燥、要乏味。

  題:“張新穎:《沈從文家書》是保存時代氣息的文學”

  2013年03月28日11:05東方早報 田波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