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話歷史:宋仁宗的仁

http://www.CRNTT.com   2013-10-04 09:26:37  


宋仁宗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訊/趙禎是宋朝第四位天子,公元1022年登基,在位42年,是兩宋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天性仁愛寬容,政治清明簡緩,國家繁榮發展。仁宗優容厚待士大夫,崇尚文教,促進了剛毅正直士風的養成。後人對“仁宗盛治”追思不已,不但是對君聖臣賢、政治清明的渴望,更是對士大夫獨立奮發精神的肯定與贊頌。 

即位之初的紛擾

  宋真宗趙恒駕崩,遺命由皇后劉氏、宰相丁謂等輔政,時年14歲的趙禎繼位,改元“天聖”。“天聖”隱藏著玄機:天,即二人,意味著皇太后與皇帝二位聖人共治天下。史稱,劉氏才能卓著,垂簾聽政期間,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新皇帝在她的羽翼之下成長,默默學習著治理國家之道。

  趙禎有著一顆與生俱來的仁愛之心,寬容臣下,體恤民生疾苦,很快就贏得大臣們的尊重。天聖四年,江州太平興國真君廟神像的金冠被盜,地方官員上書請求重新製作。趙禎說:“廟宇地處偏僻的山谷之中,用黃金製作神像妝飾,是引誘老百姓犯罪,使人受到嚴厲的刑罰,應該用銅作冠而用金粉塗上去。”宰相王曾私下感嘆道:“皇帝憂慮百姓可能因盜冠犯罪,廢去用金,可稱得上‘仁’啊!”

  劉太后對趙禎的保護可謂無微不至,在其即位之後、未立皇后之前,都不許離開她的周圍,婚姻大事也一手包辦。郭氏、張氏兩位美人同時入宮,趙禎很喜愛張氏,想將她立為皇后。劉太后一定要立郭氏為皇后,他只能尊重太后的旨意,而將張氏封為才人。事實證明,在擇偶方面,趙禎的眼光要比劉太后准得多。

  郭後始終得不到皇帝的歡心,鬱鬱而終。張妃聖眷優厚,在危急關頭救了皇帝性命。某年閏月十五,皇帝想在宮中張燈結彩慶祝,張妃認為會引發不測之事,極力阻止。三日後,幾名衛士乘著夜色翻墻潛入宮中,想要刺殺皇帝。事起突然,趙禎想要闖出宮避險,張妃卻命令閉門堅守,派宮女迅速前去通知守衛護駕。刺客殺到福寧殿,砍傷宮女,哀哭聲傳遍大殿。太監恐怕皇帝受驚,謊稱:“只是大宮女教訓小女孩而已。”張妃大聲斥責道:“反賊在殿下殺人,皇帝已經知曉,正想出去避難,你還敢欺瞞!”她料定反賊必然會放火,就讓太監、宮女們準備好水救火。賊人果然放火燒簾,但隨即被大家澆滅。為鼓勵太監奮勇戰鬥,張妃親自剪下他們的頭髮,許諾平定叛亂後,以頭髮為證,大加封賞。於是,太監們出死力保衛,援軍到後,反賊悉數被擒。

  劉太后挾真宗遺命,又有宰相丁謂相助,群臣不得不聽命,但深感不滿。太后在朝廷之上問武則天是怎樣的人,宰相魯宗道答道:“武則天是唐朝的罪人,幾乎危害江山社稷!”太后無言以對。當時有人上書,請為劉氏按天子之禮立七廟祭祀。劉太后問宰相意見,魯宗道強烈反對:“不可!如果劉氏立了七廟,皇帝應該用什麼規格的禮儀呢?”

  十年之後,趙禎24歲,改元“明道”。“明道”同樣暗藏玄機:明者,日月也,皇帝是日,太后是月,日月同輝,光照天下,太后垂簾聽政還沒有結束。明道二年,太后病死,臨終時遺詔要將楊太妃晉封為太后,“皇帝與太后裁處軍國大事。”老太后死去,新太后又登場聽政,諸臣不願再沉默,禦史蔡齊直截了當地質問:“皇帝已經成人,熟悉國事,怎麼還能使後宮相繼聽政?”宰相丁謂啞口無言。範仲淹、龐籍、薛奎等忠直之士紛紛上奏大加反對,顯示出宋朝士大夫以國為己任的自信精神。八十餘年培養出的士大夫集團,不願只做皇權的附庸,要與皇家共治天下。迫於群臣壓力,第二天,遺命便删去“皇帝與太后裁處軍國大事”,皇帝親政。

  年輕的趙禎在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差點影響皇族內部團結。當時有流言蜚語傳荊王趙元儼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元儼是宋太宗的八子,亦即小說戲曲中盛稱的“八賢王”,地位無比尊崇。內侍臣抓捕了謠傳八賢王造反的人,嚴加審訊,株連數百人。皇帝憤怒之極,下令徹查,然而案件無端而來,無從查起,有關部門不知道如何是好。整個京師宗室、官員、百姓都惶恐不安,人人自危。禦史蔡齊說:“此案不過小人無知造謠,不值得您勞師動眾地調查處理。而且事情鬧大,荊王心中也會不安,不知陛下是不是借故除去他。”一夜之間,三次上書,皇帝終於明白,只鞭打了幾個人而已,大事化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