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杜維明:學習西方回歸傳統是當今時代的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15:21:52  


 
  王陽明是儒學第二期發展的重要人物

  騰訊文化:《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思想》是您在1968年向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系提交的英文博士論文,您當時為什麼選擇這個角度和題材?

  杜維明:我大學時期就對王陽明感興趣,牟宗三、徐複觀、唐君毅等學者對陽明心學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我當時經常看傳習錄,比較熟悉。並且,陽明心學中的一些基本理念,諸如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磨練,存天理、去人欲等理念,都使我感到受用,通過對這些理念的理解,我有個觀念叫“體知”,體驗的知識,通過“體知”可以受用。最開始我並沒把陽明當做學術研究對象。

  當時還有另一個機緣,美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提出認同問題,他當時在討論馬丁.路德對基督教的貢獻,馬丁.路德之前沒有任何人認為可以不通過教會得救,因此,馬丁.路德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每個人都可以依靠信仰完成自我救贖,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牧師和教皇。

  騰訊文化:您在書中認為王陽明對儒學的貢獻就如同馬丁.路德對基督教的貢獻一樣。

  杜維明:對。宗教哲學發展史上有一個人叫貝拉的學者,他認為歷史宗教只有基督教走過了前現代,這正是源於馬丁.路德的改進。為此,我提出了中國儒學的第二期發展理論: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這一時期的宋明儒者,特別是宋代的大思想家,對佛教的影響作出了創見性的回應,由此發展出宋明儒學,王陽明便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我認為,王陽明對儒學的貢獻相當於馬丁.路德對基督教神學的貢獻。

  騰訊文化:您認為王陽明思想的力量來自於他的哲學洞察和個體的動態性質。這本新書出版時改名叫《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思想》,與您剛才講的“體知”有關係嗎?

  杜維明:有關係。希臘哲學的發展中有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分成行動和冥思。哲學屬於冥思,要形上學(編者按:形而上學metaphysics,哲學術語),形上學追尋的是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完全靠思想。

  希臘哲學裡面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倫理學(但絕對不是哲學裡最重要的學科),講如何做人的學問,亞里士多德講德性,實踐理學。在希臘哲學傳統中,實踐一定低於冥思和思辨,哲學強調思辨。

  隨著西方哲學的發展,開始強調體驗本身,體驗成為一個人能否成為好哲學家的前提。

  人人皆可為堯舜不等於人都可成聖賢騰訊文化:王陽明心學有“人皆可以成聖賢”的說法,王陽明確實受佛家禪悟影響,不再像朱熹那樣認為一定要飽讀詩書才能悟道,所以有後代儒學者說他是野狐禪。

  杜維明:這裡存在誤區,一個誤區就是“人人皆可做聖人”,毛澤東也講人人皆可以做堯舜。儒家有一重境界叫“義精仁熟”,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人人皆可做聖賢”是正路,有創造性和轉換性,但如果沒有做到“義精仁熟”,就很容易走偏路。

  一般人認為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講人人皆有聖心,於是認為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或者認為每個人都有成為聖賢的潛力,但我並不這樣認為。仁,就是“忍”,每個人都有這種情緒,隨時都有體現,但要使這種情緒能夠成為生命中的重要力量則非常難。所以孔子才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普通人可能一兩個小時乃至幾秒鐘內“不違仁”,很難隨時體現“仁性”。

  由此就體現出兩個不同命題,表面上看絕對矛盾,但它們同時存在也同時真實:一個是人人皆可為聖人,另一個是人永遠沒有辦法成聖人,即使是孔子、堯、舜、禹,他們都有遺憾。這兩個表面看起來矛盾的命題其實是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體現,人人皆可為聖人,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達到聖人的境界,這就是中國人講的活到老學到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