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許家印舞鋼前傳

http://www.CRNTT.com   2013-11-12 11:52:50  


一張30年前的中國式合影,後排右二為許家印。 圖片提供_陸岳璋
 
高調做事

  即便是在舞鋼歲月里,許家印就有了宣傳企業的意識。由於熱處理車間工作突出,外單位需要觀摩學習,許家印便拍攝了一個《熱處理在前進》的專題片,反映熱處理的生產人員的工作狀況。該專題片在1989年製作完成,還在舞鋼市電視台播出。

  國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車間主任許家印對文體活動也很熱衷。當年的同事李軍介紹,當年舞鋼內部有籃球隊,雖然許家印自己因工作忙沒有參加,但經常鼓勵大家參與。

  “車間有個人打籃球打得好,後來這個人跟著許家印南下廣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李軍說。如今恒大高調進軍足球、文化產業的舉措,頗有些許家印個人的情懷。

  “當時的車間主任都有摩托車,但他平時就是騎個破自行車。一上班就去車間,戴著安全帽,滿車間轉,該下手就下手,不像有些幹部咋咋呼呼的,光喊不落實。”李軍說。

  李軍介紹,當時許家印的妻子也在舞鋼公司,兩人生活簡樸。而許的岳父岳母當時已退休,就搬過來與他們同住。作為有實權的車間主任,許家印可以給他們安排個輕鬆的崗位,既能打發時間又能白拿薪水,但“兩老人整天在家織毛衣”。

  許家印任熱處理車間主任7年,熱處理車間成為舞鋼最有活力的一個車間,舞鋼後來施行的許多管理制度也都是他的首創。而後來恒大集團硬朗的管理風格,均濫觴於許家印擔任車間主任期間的管理實踐。

衝突中離開

  據媒體報道,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許家印想盡辦法讓職工獲得實惠。他利用廢舊鋼材在車間做桌椅,車間沒有洗澡房,許家印就用厚鋼板焊了一個洗澡房,鋼板極厚,可以製造坦克,最厚處都有10厘米。當時,有些合作單位買了公司的鋼板以後,卻沒有設備進行切割,許家印的車間就幫對方切割一下,掙點兒小錢,給員工換點兒福利。也僅僅是為手下的員工增加點兒收入而已,他自己從來不進入這種“分紅”中去。

  據《傳奇許家印:砸掉鐵飯碗》記載,某年春節,許家印的熱處理車間的每個員工都分到了福利—200斤大米。廠里就有領導不高興了,批評他“你怎麼老給員工分大米?”

  實際上,許家印已經在微觀層面挑戰當時的企業制度,而這種衝突,在隨後的幾年時間不斷滋生,並最終導致許家印人生轉軌。

   而據舞鋼退休職工李軍介紹,因為本地鐵礦石品質不高,當年舞鋼公司的成本高,效益並不好,許家印增加職工福利也是被迫之舉。殊不知,有件事不經意間竟改變了他的命運。

  “鋼板成型之前有毛邊,毛邊必須得切割掉才能進成品庫。”李軍告訴記者,“以前都是用氣割,所以切割後的廢料,就成了氧化鐵。時間長了,邊角廢料就在許家印的車間堆成了小山,多的時候,工人幹活就沒地方站。”

  李軍介紹,為了改善環境,把生產場地騰出來,許家印找了當地農民清理氧化鐵廢料,每小堆16元。

  “時間長了,有人給他出主意:這些氧化鐵,農民拉出去都能賣錢,為啥不能變過來,讓他們給咱錢?”李軍說。

  許家印采納了上述建議,這筆收入留在了車間集體,生產環境改善了,車間的職工福利也增加了。

  “這是很務實的做法。但是,當時領導的視野不開闊,政策上放不開,因為這件事,許家印還被調查了,蒙受了極大的委屈。”李軍告訴記者。他說,“如果沒有這個事兒(指被調查),許家印不至於離開舞鋼。”可以說,許家印是在逐步摸索舞鋼這家國企的變革之路:允許某個車間留有一部分收益自由支配,從而提高本部門員工的福利進而激發其生產積極性,然而,在那個時代,許家印此舉為當時的大氣候所不容,從而夭折。那一年,他34歲。

  僵化的國企體制促使許家印的離開,也是他創業的契機,從此,中原少了一個果敢精幹的國企廠長,卻成就了一個攪動中國地產乃至“中國足球”的許家印。

  據統計,1992年鄧小平南巡當年,至少有10萬幹部下海經商。這些精英有知識,有行業背景,有社會關係,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開創者、實踐者,假以命運眷顧,他們當中大批人將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許家印成功的故事或許是那個時代的最好的注腳。

  李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許家印南下廣東的頭幾年也不是很順利,剛去一年左右還曾回來過一次。但最終,他堅持住了。

  (文中王芳、李軍均是化名)

  來源:2013-11-07 02:24:12時代周報 | 258期 |周報記者 石玉 發自河南舞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