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日美博弈而非中日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09:04:01  


 
  第二,在中美日三邊關係問題上,安倍懷疑美國表面上同日本緊密一致,但背後卻在同北京做戰略交易,參拜似乎在暗示美國不要忽視日本有自主行動的能力。在安倍看來,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就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本身就讓日本的地位相對弱化。近期針對中國的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上,日美表態相去甚遠增強了日本對於可能出現新的“尼克松衝擊”的擔憂(1971年,美國在日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同中國開展秘密越頂外交被稱為“尼克松衝擊”)。安倍要求中國撤銷一切措施,拜登卻沒有與此同調,國務卿克里雖然說美國不承認不接受但沒有要求中國撤回,日本政府讓航空公司不向中國提供飛行計劃,美國卻發新聞稿讓美國航空公司遵守要求。新任奧巴馬總統國家安全助理賴斯在11月20日的亞洲政策演講中,也僅僅提及了希望中日和平解決爭端,而沒有特別重申美國的安全承諾。安倍對於日美同盟的有效性的信心似乎不像外交辭令那樣堅定

  第三,安倍希望向美國展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形象來告訴美國,他是一個可以進行戰略交易的對手(strategic deal partner)。就在參拜的前一天,安倍同沖繩縣知事就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達成原則一致,日本政府不僅承諾大規模補助計劃,而且考慮將部分訓練轉到日本其他地區來減緩沖繩的壓力。政府還表示原則同意考慮同美國就修改《駐日美軍地位協定》進行商討,儘管美國一直拒絕。該協定實際上賦予駐日美軍不受日本司法和行政約束的自由地位,如果修改成功無疑讓日本在爭取日美平等上邁出一大步。安倍可能希望通過久拖不決的普天間問題的進展來換取美國在日美同盟對等性,集團自衛權,對中外交等方面美國的支持。

靖國神社最終主要對立雙方是美日

  拋開上述日美之間在戰略和戰術上的博弈的側面,單從歷史認識的角度來考看,靖國神社問題最終主要對立雙方也是美日,而不是表面上看上去很熱鬧的中日或者日韓。

  從日本的右翼民族主義者來看,二戰的戰敗日本主要是輸給了美國人而不是中國,美國也從來沒有為兩顆原子彈道歉,靖國神社正是日本民族主義中反美一面的集中象徵。靖國神社裡的游舊館展示的大部分照片實物史料,大多關乎日美太平洋戰爭,相反日中戰爭的反而較少,相信參觀過的美國人不會沒有奇怪的感覺,相反中國人看後倒是很可能為美國人感到憤憤不平。

  美國人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靖國神社的性質,在日本進行所謂近代國家建設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反美色彩,二戰結束美國占領日本後一度曾經有過一個絕密計劃——炸毀靖國神社,最後綜合考慮各種得失允許靖國神社作為宗教法人存留下來。這主要是因為冷戰更高的戰略利益,美國不願意在占領日本上支付過多的政治代價。如果說靖國神社問題是一個外交問題,它從一開始就是日美關係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