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陸人的“恩主心態”從何而來

http://www.CRNTT.com   2014-02-19 11:40:48  


 
  對美債等一些問題的不了解也促成了大陸人恩主心態的形成

  把生意當作恩情是一種錯誤認識,而認為“購買美債”這樣的行為也是恩情則源自對複雜金融問題的不了解。

  實際上,中國購買美債也是一個雙贏的生意:美國國債至今並沒有不良記錄。無論多大的困難,就是在二次大戰中,也總是到期還本付息,從來沒有違約過。美債因其優良的信譽,被世界各國認為是“最可靠的資產”。如今,美國國債的日交易額為5000多億美元,全部可交易公債的年換手率為33次,美債依舊是全世界容量最大且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市場。

  總結來看,中國超過3萬億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債是最穩妥的選擇之一。而把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這種自願的投資行為,延展為中國成為了美國的恩主則顯得十分荒謬。

某些社會因素以及宣傳,使得有些人認為“恩主心態”理所當然

  除了對交易的錯誤認識以及對某些金融知識的不了解,大陸人在生意中的“恩主心態”也受到了不少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因素以及宣傳的影響:

  隨“大國崛起”而滋生的“強國心態”,令部分大陸人有居高臨下的心態

  在快車道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使得短短二十年間,香港的地位就從亞洲的金融中心逐漸被變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大城市。香港如此,其它地方的情況也類似。在這種地位的快速升降間,中國大陸人的心態也有一些變化。隨著大國的崛起,一些大陸人在外面的“強國心態”就顯露出來。畢竟大陸人背後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就使得部分人會秉持一套高高在上的大中華居高臨下的心態,用一套狹窄、閉塞甚至敵意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一些事情,強化了“恩主”的感覺。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就曾評論到:中國面對諸如非洲國家這樣的窮國小國時,對和這些國家經貿之中的摩擦要認真對待。不應該在互動中一面強調“友誼”的口號,一面又以一種恩主的姿態出現。

  在政府對資源的高度的管控下,國家政策對經濟的巨大影響力也會帶來誤讀

  此外,中國大陸相較於其它國家與地區擁有一個十分強勢的政府。常常是政府決定政策如何,資本就如何運轉,而享受到政策“照顧”的地方就能快速獲得繁榮。這就給不少人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某地經濟發展得好,一定是政策好,獲得了國家的支持”。而這種誤讀同樣也會強化“恩主的心態”,讓一些大陸人覺得某地變得繁榮是“沾了政策的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