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柯文哲也選擇聯合報專訪表明心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9:10  


 
  實際上,柯文哲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所表露的許多觀點,與泛綠陣營對兩岸關係的既定思維定勢相比,即使不能算是“南轅北轍”,也可說是“同床異夢”,並與民進黨中的“交流派”及“和中派”有著高度的契合。比如,宣稱“我去過中國十八次,扁政府時期就去過十六次,比所有綠營的人瞭解中國。”“全中國的葉克膜教學,幾乎都是我教的,很多人都要叫我老師”。兩岸應該“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他說他若當選台北市長,不會反對兩岸城市交流。又如,他說“台獨黨綱內容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台灣老百姓當中,知道台獨黨綱內容的,“我看不會超過一趴”。對於兩岸對“一個中國”定義的爭論,他說,“請先告訴我‘一個中國’長什麼樣子?如果講清楚,我搞不好會同意”。再如,他說他若當選台北市長,將挑選有治理經驗的“縣市長級”副手,建構一支超越藍綠、令人信任的團隊,並考慮在選前公佈小內閣名單,讓市民放心。

  當然,這可能也是柯文哲的選戰策略所在,並也顯示了他希望能“藍綠通吃”的戰略意圖仍未改變。本來,他是看到不少台北市民厭倦藍綠惡鬥,而跳出來參選的。正因為如此,他不願加入民進黨更不屑於以民進黨員的身份出選台北市長,就是擔心民進黨“無票”。何況,以連他自己也清楚知道的台北市五十五比四十五藍綠結構看,單憑民進黨的選票,並不足以將他送進台北市政府大樓,因而必須盡量吸納中間選民以至是泛藍支持者的選票。因此,他才打出“在野大聯盟”的旗號,並在批評民進黨的同時,卻很少攻擊國民黨,也不願說其主要對手連勝文的“壞話”。這就催生了“柯文哲現象”,歷久不衰。而民調也顯示,他不單是在綠營六位參選者中民調最高的,也比連勝文的民調高出一截,最“不濟”的一次民調,也比連勝文高出兩個百分點。這也是他堅決不加入民進黨的“即將本錢”。

  但熟悉選舉規律的人們卻不以為然。其一、當時連勝文尚未宣佈參選,因而在民調作業中,“沒有對手”的柯文哲只能是唱“獨腳戲”,而且接受民調的民眾也有“警告”連勝文之意:不要再扭扭擰擰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