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歐洲為何競相討好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4-04-03 09:38:46  


 
  從烏克蘭政治危機中不難得出結論,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俄羅斯正在對歐洲直接構成地緣政治威脅,爭取中國,以平衡日益傾斜的世界,維持地緣政治均勢,具有重要意義。

  在整個西方經濟復甦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中國目前仍然擁有巨大潛力的經濟,龐大的市場有待開發,特別是與西方在經濟上存在巨大的互補空間等方面,都在凸顯出中國經濟上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視。

  對西方來說,一個政治上穩定、經濟保持強勁勢頭但在安全上不構成戰略的和現實的威脅的中國,在面對非傳統安全挑戰逐漸增多、地緣政治強國有所抬頭的世界時,毋庸置疑是需要積極說服的合作夥伴。

  另一個方面,西方的整體屈服——包括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對中國的某種屈服,也強烈地向外界傳達出一個信號,西方外交中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理想主義和原則主義正在淡化,而現實主義外交成為西方的普遍選擇。

  事實上,它們“屈服”的回報清單顯示其“物有所值”。在習近平訪問期間,中法共簽署50項協議和合同,金額高達1500餘億元人民幣;而在柏林,他與默克爾共同見證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汽車、交通、信息化、稅務、金融、科技、節能環保、醫藥、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

  從中國方面來看,正如外交部長王毅在2014年全國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所說,歐洲在今年中國的外交議程中排在優先的位置。作為核峰會舉辦地、最早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中國最大的歐洲貿易夥伴和歐盟總部所在地,荷蘭、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四國是最好的選擇,能夠有效實現中國此時此刻在歐洲的主要外交目標。

  中國的大型投資計劃,從現實來看已證明總體上效果不彰。從內需角度來看,由於住房、醫療等大宗消費被置於頭等地位,在收入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居民消費動力嚴重不足,結構嚴重失衡,因此為了持續保增長,中國將不得不繼續依賴國際貿易。中歐經貿合作無論是深度、廣度還是高度,在全球都罕有其匹。因此,習近平訪歐的中心議題是經貿合作:爭取更多投資和技術轉讓,鞏固和擴大歐洲市場,以外貿促國內經濟穩定,實現增長目標。

  習近平訪歐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利用全球輿論聚焦的契機,在各種場合,集中闡述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日歷史和領土糾葛等敏感議題上大量釋放信息,表明官方立場和態度,以此爭取國際支持。比如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他在演講中強調了不同文明共存發展的必要性,其內旨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辯護;在德國,他在科爾伯基金會舉辦的演講會上,暗示中歐都應當維護二戰成果,含蓄批評日本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越走越遠。在不違背自身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歐洲樂意順水推舟為習提供講壇,而德國婉拒習對德國戰爭紀念場所進行訪問的請求,最後由科爾伯基金會邀請習演講,也證實了歐洲不願遷就中國,在中國的地緣政治衝突中公開站在中國這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