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葉檀:誰為低劣建築買單

http://www.CRNTT.com   2014-04-08 12:04:59  


 
  近20年來,中國房地產投資以幾何級數增長,據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的數據,從1981年投資149.23億元上升到1991年的640.83億元,上升了329%。到2013年,這一數字已上升到8.6萬億元。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尚未開啟房地產市場化進程,如果從1998年以後房地產經歷20年進入高危期,意味著在2018年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房產成為令人提心吊膽的高危建築。

  從理論上說,公眾有充分理由對住房設計使用年限保持樂觀。根據國家頒布的《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規定: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少於50年,其安全等級不應低於二級。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如果遭遇重大災害,住宅需要繼續使用時,也應進行鑒定,並做相應處理。在50年內,按照法律,我們對住房安全應該放心。

  法律說了不算,利益說了算。

  筆者曾擔心城市規劃不足,導致城市建築整體粗鄙化,出現工業時代的貧民窟現象,這種基於文化認同的擔心過於奢侈,我們首先要關注基本安全保障。

  建築質量下行還摧毀了購房者的財富。公眾購買商品房購買的是70年產權,但設計使用年限只有50年,中間多付20年差價,更別提實際使用壽命只能持續25年到30年,他們充當了購買低劣住宅的冤大頭,支撐起源源不斷的基建資金。

  不可控風險是投機者的樂園。這與股票市場一樣,當風險不可預測、不可控制,投機就是理性選擇。70年有限產權,不知何時倒塌的房屋,追責時已經注銷的建築公司與開發企業,一系列不可控的風險決定了,短炒是理性選擇。但短炒受到政策抑制,政府希望長期投資者入場,降低不確定風險,建立私有產權、提升建築基本質量,建立追責與嚴懲機制,是價值投資的必要前提。

  生系列房屋質量悲劇之後,住建部於2009年7月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對在建住宅工程質量的檢查,檢查範圍包括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等各類在建住宅工程。檢查內容則包括工程實體質量情況,施工單位、執業人員和責任主體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全國30多個省的90多個城市中的180多個建築工程接受了檢查,結果顯示96.1%的建築工程合格。地方檢查地方質量,其公信力讓人生疑,惟一的辦法是獨立的中介機構異地抽查,住建部公示檢查的具體信息,嚴懲造假,公示於眾。

  更不必說,30年建築物在拆除過程中產生無數建築垃圾,消耗無數能源,導致環境更加惡化。存量真實財富在減少——青山綠水,通暢的河道,古老優美的建築;流量的GDP在增加——拆毀一座建築,多建一座水泥廠,多賣一些建築垃圾,所有這些都構成產出法計算的GDP。

  根據官方的數據,2013年投資對GDP的貢獻率為54.4%,通常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25%左右,也就是說,房地產固定資產貢獻率為13.6%左右,被拆除的建築、大片大片的低質建築功莫大焉。

  我們是希望“樓歪歪”、“樓倒倒”增加更多的GDP?還是帶來真實財富增加,讓民眾生活得更加安全、體面?

  有兩大件國人最舍得花錢,一是子女教育二是購房裝房。筆者所住的樓房已近20年,每每聽到隔壁傳來令人牙酸的鑽機聲,排山倒海般地在耳邊響起,瘋狂且不顧一切的裝修熱情,和低劣的建築質量叠加,是否意味著再過幾十年,高樓、軌交會向後一代人進行瘋狂報復?(2014年04月08日08:37來源:搜狐財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