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能以“微刺激”替代經濟結構性大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08:46:16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訊/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率繼續下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類“微刺激”政策密集出台。上海證券報發表知名經濟學家趙曉、經濟學博士陳金保文章分析,在當下的經濟大局下,新一輪“微刺激”政策的效果會如何?

  文章指出,當前各地的那些“微刺激”政策具有以下五個特點:第一,除小微企業稅收激勵政策外,絕大部分政策仍著重於從短期增加投資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從長期改善供給的角度來刺激經濟增長,政策還是沿襲了一貫的凱恩斯逆經濟周期救市思路。第二,還是忘不了打房地產市場的主意。眼下各地樓市剛剛出現理性回歸跡象,一些地方政府就表現得比開發商還猴急,南寧、銅陵、寧波、無錫、天津等城市按捺不住地出手救市已經惹得其他城市蠢蠢欲動,其放鬆調控以保GDP和保政府收入的政策意圖已一覽無餘。第三,日益加大的刺激力度和各種救市政策的叠加效果,正在悄然把“微刺激”演化為“強刺激”。比如,鐵路建設投資在不到四個月時間里已第三次調增,預計今年全年投資總額將超過8000億元,而在2009年的4萬億安排中,鐵路投資是7000億元。第四,絕大部分投資仍然是政府在一手主導。不管是投資於港口、鐵路、電站,還是投資於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雖然各地政府也在力邀民企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造,但由於受制於投資金額巨大、盈利能力有限、民企話語權缺失等諸多因素,看趨勢到頭來還是會以政府投資為主。第五,燒錢促增長仍存可能。央行日前發布的《201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出“保持定力,主動作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主動作為”到底包含了哪些具體舉措仍有待後續關注。

  各地方政府之所以會把“微刺激”視同於“保增長”,還是因為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他們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疲軟是因外部環境惡化引發的暫時性消費不足和需求不足,因此增速下滑是短暫的,所以此時加大投資類的刺激政策幫助經濟度過難關是十分必要的和正確的。其實,需求不足只是表象,而中國經濟本身存在結構性矛盾,即供給乏力和供給失衡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君不見,一方面,大量高端產品需要進口,大量公共服務(比如教育、醫療、養老)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大量諸如鋼鐵、水泥、建材等粗放型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庫存多得都不知道賣給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