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貿區步入“陰陽平衡”新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09:51:58  


  中評社北京7月7日訊/自貿區在封關運營9個月之際迎來了“雙喜”臨門當輿論聚焦於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設禁、設限目錄削減51條,大幅瘦身26.8%之時,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自貿區進一步擴大開放31條新舉措以下簡稱“新31條”也在“負面清單”更新的同一天正式落地。

  上海商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在自貿區參與者看來,若說“負面清單”旨在昭告區內企業尚有哪些投資經營領域尚不能涉足,那麼“新31條”就猶如一份更清晰的“正面清單”,它昭告區內企業哪些領域過去不允許涉足如今已可自由涉足,哪些領域過去雖已可涉足但這一次進一步拓寬了涉足程度、深度和廣度。

  去年9月底自貿區封關運營前,國務院批覆上海自貿區23條開放措施,共涵蓋244個與製造業和服務業有關的、在自貿區外未經行政許可不允許社會資本尤其是外資插足的項目。短短9個月內,上述244個項目的市場開放已全部落地。截至上月末,僅計算外資一項,就有73億美元的各國資本,不同程度進入上述244個項目開掘第一桶“金”。

  文章分析,相對於“老23條”,“新31條”首次向在區內註冊的外資,開放了之前不允許插足的部分高端製造業和傳統製造業產業鏈的諸多高端環節。譬如允許外資涉足航空航天設備研發製造,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設計、開發、製造和維修等。

  “新31條”最可圈點的突破是服務業的開放度有了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業務、道路場站建設、國際海運裝卸、國際船舶代理、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房地產中介和經紀、進出口商品認證、跨境郵購、一般商品網絡銷售等業務經營領域,在“老23條”中尚不允許外資插足,而在“新31條”中,皆允許外資以獨資形式或控股51%以上形式合規經營。

  識者所知,國內目前的經濟結構呈現為典型的製造業強而服務業弱。這一“強”與“弱”還直接決定了二產與三產國際競爭力的前“強”後“弱”。故而,從適度保護國內服務業、力促其盡快做大做強的現實考量,“老23條”對自貿區首輪開放幅度的拿捏,也情有可原地採取了製造業開放幅度大於服務業開放幅度的權宜之計。

  問題是如此一來,若把製造業比喻為“陽”,服務業比喻為“陰”,“老23條”的開放幅度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結構性失衡”缺陷。這一先天性“缺陷”可用“陰陽失調”作概括,它不但影響外資進入自貿區的積極性和投資強度,更與上海結構調整尤其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新門類、新品種的發展戰略存在一定的政策抵消。“新31條”相對“老23條”的一個突出亮點,恰是其新的開放舉措尤其注重糾正此前的“陰陽失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