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論壇:香港佔中不足懼 須有戰略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14-07-14 00:18:41  


 
              周融:建制派應主動出擊先發制人

  我認為,香港回歸之後的一個最大問題在於,在泛民不照常理出牌的情況下,建制派卻是保守出牌,過於紳士,所以永遠輸,經常被泛民抓住機會圍攻。大家問一句,到今日為止,既然知道學生是“佔中”行動中的未知數,那我們可以為此做些什麼?

  我覺得,建制派完全不能對癥下藥,自己講了很多東西就以為事件會這麼發生,其實不然,真的要針對對方有所回應,這就像打一場戰爭。也沒可能只是坐在這裡,任憑泛民set agenda(設置議程)、確定要做什麼和何時“出招”之後,才來迎戰。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為什麼建制派沒有進攻,而是一直被動死守?所以,建制派在香港回歸17年來一直戰略落後,輸在天公地道。

  我認為,台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和警示:在事件發生之後,就算“行政院”內部有矛盾,就算“行政院”被佔領了,你卻發覺自己沒有辦法發出聲音。看回香港,如果“佔中”真的在“七一”發生,他們靠的正是氣勢,蠱惑人心,令參與者覺得自己“威水(威風)”。那我們應該如何扭轉這種情況,讓他們沒法威水呢?如果做到了這一點,也就實實在在地削弱了“佔中”的力量,但現實是,建制派完全沒有對應的動作,在表達種種憂慮之後卻沒有任何行動。

  我自己的建議是,在“七一”之前做一次比“七一”規模更大的行動,讓全香港市民看到反對“佔中”的實在行動和聲勢,知道“撐香港”、“撐普選”的力量有多大,這將改寫歷史。如果把反“佔中”當作一場戰爭的話,“先發制人”肯定才是正確的策略。建制派不能永遠懼怕擔風險,想一想泛民那邊,願意冒風險的人有多少?

                  “佔中”未啟 泛民已見分裂

  我現在比任何時候對2017年實現普選行政長官都要樂觀,理由很簡單:只要“佔中”的力量不是很大,泛民黨派一定會分裂。其實,因為黃毓民一早確認參加“佔中”,“佔中”行動最早提出時的主要目的是要箍住除他之外的全部26名泛民議員,令大家統一投票。

  2005年香港政治發展原地踏步,最後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出面,呼籲泛民不要妥協。戴耀廷自己向我透露,他最早發起“佔中”時,在《信報》寫了一篇文章,但等了兩個星期都沒有收到社會任何反應,他當時以為發起“佔中”沒有希望了。但等到三個禮拜之後,有人找他說預備搞大“佔中”,問他有沒有興趣舉大旗。但對方同時表示,如果戴耀廷不想做,他們也會自己做。戴耀廷說,他隨後又考慮了幾個星期,才最後決定要做。

  從整個環境來看,“佔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箍住泛民26票,不然泛民偏向政府,然後以此與政府“講數”,最後投票與否以能否說服政府接受其方案為前提。但就如我剛才所講,上海之行已經表露泛民出現初步分裂,我認為,如果香港想要實現普選的話,就一定要削弱“佔中”的力量,“佔中”力量一旦降低,也便不能箍住泛民投票。即便工黨和激進派泛民的投票能夠掌握,公民黨、民主黨、民協及功能組別的其他議員的票卻未必。

  我覺得,在大律師公會確認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及公民推薦都不具備法律依據之後,“佔中”已經很難鼓動所有泛民的支持,聲勢也會越來越小。所以,對於建制派來說,這一次的天時、地利及人和似乎是最好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8月底特區政府將方案遞交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又確認香港普選的方向後,香港的政治發展也會更加順暢,也就是說,9月、10月才是最關鍵的時刻。

  如果“佔中”這次無法產生大作用的話,到9月、10月也不會有多大機會再次發力,因為時機已過。所以,我認為,至少4張泛民票是有機會爭取到的,而且,上海之行也讓議員及中央之間能夠更加直接、便利地溝通,對最後達成共識很有幫助。所以,2017年實現普選的機會很大。就現在而言,公民提名等提委會之外的提名方式都是假議題,是希望借機搗亂,但只要亂不出樣,關鍵在於我們能夠做些什麼讓“佔中”行動無法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