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甲午戰爭與日本的輿論導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2:11:07  


 
“義戰論”幽魂不散

  不少日本人對甲午戰爭及隨後簽署的《馬關條約》,為何絲毫不存有“侵略”與“掠奪”的罪惡感呢?這既與戰前“皇國史觀”的擁護者將這場戰爭定位為“開化之國——日本”與“因循陋習之國——清國”,即“文明”與“野蠻”兩者之間的“義戰”有關,也與戰後日本學界和大眾傳媒對這段歷史不徹底的反思和總結不無關係。

  支撐日人“義戰論”最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之一,就是以“近代化”與否作為衡量一個國家之行為是否正當,或者一個國家是否值得尊重,乃至是否有前途的重要標準。翻開明治維新史,不難發現不少高舉“富國強兵”旗號的明治開國“先賢”與“功臣”,滿腦袋裝的都是弱肉強食與民族優劣論的大道理。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莫過於著名報人,也是教育家的福澤渝吉。他在《脫亞論》的一文中,將中國和朝鮮等近鄰國家明確定位為應該謝絕的“惡友”,主張不與他們為伍,強調要力圖與西洋的文明國共進退。

  在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的政客和各式各樣的傳播媒介更竭盡其能為這場“義戰”搖旗呐喊、歡呼和鼓舞。

  一名日本學者在綜述日本媒體與甲午戰爭的緊密互動關係時,這樣寫道:“日清戰爭(指甲午戰爭)同時也是與媒體變革並進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通過報章、雜誌和照片等新媒體傳達的。此外,在日清戰爭期間,演劇(的普及)也達到了轉折點。不僅如此,在這場戰爭的前前後後,對近代日本人的精神產生極大影響的軍歌也被推廣和流行。”

  該作者表示,這裡所說的媒體並不只是大眾傳媒,而是指各式各樣傳達信息的媒介之總稱,其中包括各種與戰爭相關的商品之推出,“祝捷會”、“慰靈祭”和“戰爭紀念碑”等。至於以“愚弄和嘲笑支那人”為趣旨和題材的通俗歌謠、圖畫、報紙雜誌和戲劇等,更充斥日本列島。當時媒體為博取受眾“熱狂”與“喝彩”的花樣,可以說是各顯神通。不少日本專家承認,特別是在甲午戰爭日本打敗滿清之後,日本人蔑視中國的感情和觀念已被牢牢根植,中國已被定性為“沒有能力達成近代化的國家”

“近代化論”面紗下的戰爭觀

  由此可見,所謂“日清戰爭”促使日本完成的所謂“國民國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在鼓吹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出兵海外、舉國捲入戰爭的異常興奮狀態下形成和開展的。因此,戰後日本人在反思戰前的行為及總結戰爭帶來的痛苦經驗時,就不能不認真追溯與檢討曾令日人陶醉與興奮的甲午戰爭。

  實際上,針對官方於1968年隆重慶祝明治維新百年的慶典,日本國內曾展開大論爭。歌頌明治維新者都高舉“近代化”大旗,予以高度評價;反對者則著重指出,以“富國強兵”為國是的明治政府是引導日本步向戰爭的起點。這場論爭顯示,如何看待與解讀日本明治維新及其近代化乃至“近代化成功的神話”,直接影響著日本人對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反思與評價。

  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死抱“皇國史觀”的政客要為當年得而複失的遼東半島痛心疾首,正好反映了“近代化論”面紗下以“義戰”(後來發展為“大東亞聖戰”)為旗號的“大義名分”理論在戰後的日本仍有一定的市場。

  作者:卓南生 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07月26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