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 
中評論壇:香港管治為何如此困難?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11:10  


 
    田飛龍:“特首不黨”原則需要在整體管治格局中重新思考與定位

  香港民主中“政黨政治”是無法迴避的問題。現代民主社會中,“一人一票”只是選舉階段;真正治理靠得是政黨政治。香港政黨政治是“一國兩制”下特殊的政黨政治,要求特首的非黨背景。從世界政黨政治的實踐來看,這是非常少見的,甚至說香港政治派別生態是扭曲的。

  一方面,中央要求特首中立;另一方面,政黨分成“建制派”和“民主派”。建制派因為與中央政府有共同的認同和利益目標,而與民主派形成了身份上的分裂。但由於特首的絕對中立性,建制派也不完全是特首的政治基礎。這也是香港管治困難的制度性原因。

  香港的民主如果想發展成成熟的民主,長遠來看有兩點要突破。第一,特首的絕對中立性應該打破,否則對特首管制聯盟的形成、政黨政治的發展都不利。第二,建制和泛民的二元建構不利於民主社會產生共識和有序競爭,也不利於建制派接地氣,成為香港本地的代表,反而容易被標籤成“政府的人”,而讓泛民佔領“代表民意”的輿論高地。

  “反佔中”的勝利是短暫的勝利。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否決權能否回歸建制派,獲得絕對多數優勢,很難從反“佔中”簽名中體現和預測。況且經過這次以後,溫和、激進的泛民都會認為,他們的努力在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中毫無回應,產生重大的政治挫折感,加深政治分裂和猜疑:沒有公民提名,候選人需要過提委會半數門檻、候選人不多於三人——這讓他們毫無政治運動的成就感。他們會認為人大是成案在先,早有打算,所有決定在形式上都是最強硬的,他們會覺得這是失敗的政改。

  不管2017年究竟會怎樣,這次參與運動、代表香港相當民意的泛民會對政府更不信任。泛民很可能就此加緊拉布,加強與外國勢力的聯繫,鞏固兩者在利益和理念方面的一致。從中央的角度看,給香港普選是為了擴大認同基礎,而本次建制派的短暫全勝客觀上會加劇雙方的分裂。至少在梁的任期內,看不到彌合社會矛盾的可能。泛民將所有的不滿撒梁身上,已經讓他無法施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