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丁咚:中國“臉色外交”和政策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14-11-24 10:27:37  


 
  三幅面孔,看似小節,實則深刻地蘊藏了習近平一代中國外交政策轉變的本質意涵。

  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就業已形成的中國外交政策親美遠蘇,到江胡時代力圖構建美俄平衡的外交格局,現已發生根本變化。中國外交天平更傾斜於俄羅斯,它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優先方向。韓國被視為中國在東亞切入西方體系,並可以拉攏的戰略支點,借以分化西方聯盟。

  背靠俄羅斯,前倚韓國,中國頻頻發力,試圖徹底阻遏周邊領土衝突,全面恢復往昔的“勢力範圍”,進而在更廣闊的亞洲,伸展自己的戰略存在和利益,實現與自身的體量和上升的實力相匹配的地緣影響力。削弱美國在亞洲的領導權(在亞信峰會上,習近平提出將美國排除在領導權之外的亞洲觀),打擊戰略上與己對立的國家(比如日本),“調教”越南、菲律賓等不斷搗蛋的小國,籠絡傳統友好、對中國戰略依存需求強烈的國家(比如柬埔寨、泰國、緬甸等),不失時機地擴張自己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信峰會、亞太經合組織等地緣工具中的參與主導權,並進一步提出最初就由自己主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它們的支撐體系(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中國連續施展了密集的外交動作。

  儘管如此,美國仍是中國潛在對手俄羅斯和日本的關鍵制衡者。失去美國,中國就會在戰略上陷入險境。而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國,同樣有其不可忽視的地緣重要性,也是地緣博弈的重要力量,中國必須借重,以實現自己更緊迫的外交目標。

  這是中國領導人在APEC峰會期間展現不同“臉色”的重要底蘊。不過有評論指出,作為APEC峰會主辦國,中國不僅是東道主,也是APEC的組成分子,對待成員國如此“作態”,有損中國的大國風貌和外交形象,也不利於實現中國的外交目標,發展本國國民的福祉。

  作者丁咚是中國獨立政治評論員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11月24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