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軍:烏克蘭亂局周年祭

http://www.CRNTT.com   2014-12-15 09:58:15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訊/2013年11月21日,亞努科維奇政府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隨後基輔等大城市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烏克蘭亂局就此拉開帷幕。一年以來,從亞努科維奇黯然下台,到克里米亞半島火速易主,再到持續至今的東部地區叛亂,烏克蘭究竟何去何從?

動蕩仍將持續

  4月以來,烏克蘭政府軍在東部地區發動了反恐行動,打擊親俄分裂武裝。不出意外,烏軍的進攻遭遇重大挫折。

  獨立之初,依仗從蘇聯繼承的大批先進武器裝備,烏克蘭曾經擁有歐洲一流的軍隊,裝備有核武器和現代化的常規武器,但持續多年的嚴重經費不足,讓烏軍瀕臨崩潰。2013年烏克蘭軍隊已經萎縮到獨立之初的約30%規模,年度軍費開支不足20億美元,人均軍費開支只有俄羅斯的20%。近期,波羅申科總統表示東部動蕩已經導致該國65%的軍事技術設備被毀,烏克蘭東部軍隊實際上已經不複存在。如今,在烏克蘭東部軍事行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右翼極端主義分子組成的非正規軍,如“阿佐夫”營。

  結局是,政府軍無力迅速、徹底地擊敗東部親俄武裝,而東部親俄武裝勢力也暫時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烏克蘭由此陷入持續的動蕩之中。繼9月達成的停火協議之後,波羅申科政府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實行的經濟封鎖,不僅在已然對立的東西部民族傷口上撒上了一把鹽,還誠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言,“這是一個大錯誤,因為他們在親手將這些地區分割出來”。有關俄羅斯軍隊、裝備進入烏東部地區的消息,早已不是“新聞”。至於所謂的停火協議,從來只是一紙空文,交火和流血從未停止過。

  烏克蘭亂局以來,歐美大國如德國、英國、法國和美國,異口同聲地指責俄羅斯,通過歐盟、歐安會、北約等國際組織採取行動,打壓支持東部武裝分子及其“幕後主使”俄羅斯。這類五花八門的行動中,最為有效的無疑是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尤其是通過大幅降低國際石油價格來打壓俄羅斯經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用油價打擊俄羅斯,美國自己也很受傷,尤其是其新興的頁岩氣產業很受傷。不說歐美諸國內部關於如何制裁俄羅斯的分歧,但從經濟角度來看,如今的俄羅斯,顯然不是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了。

  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有經濟實力龐大且油氣饑渴的中國作為鄰居,有綜合國力強盛並有軍事和戰略合作意願的中國作為夥伴,歐美的制裁效果不彰,難以達到使俄羅斯就範的戰略目的。迄今為止,制裁高壓之下的俄羅斯,仍然牢牢地掌控著“主場優勢”,“絕不低頭”,歐美只能唇槍舌劍,望洋興嘆。此外,寒冬已經到來,無論烏克蘭是什麼顔色,無論歐洲諸國是否反俄,天然氣始終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俄羅斯人當然是樂意賺取大把的油氣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