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威脅氣數將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1 11:01:53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訊/丹尼爾·格羅斯文章《俄羅斯威脅氣數將盡》表示,俄羅斯將繼續挑戰歐洲。但故作姿態終究無法抵消石油市場信均衡所導致的經濟物質基礎的崩潰。從這個角度講,美國以不一樣的方式拯救了歐洲:其頁岩油氣生產實力也許可以比歐洲東部邊界的北約軍隊更能制衡俄羅斯。

  對歐洲來說,2014年的定性事件是俄羅斯吞並克裡米亞和軍事幹預東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克裡姆林宮的行為直接挑戰了六十多年來歐洲的關鍵指導原則,特別是不再使用武力改變國家邊界的原則。但俄羅斯的侵略性外交政策難以為繼。

  一個時常出現的論點是,俄羅斯在對其所認定的歐盟和北約入侵其“近鄰”的行為做出反應。但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更加簡單的解釋:十年來石油價格的穩步上漲培養了俄羅斯的野心,使它準備抓住一切機會部署其軍事力量。

  事實上,40年前的蘇聯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長時期的石油收入增加助長了日益激進的外交政策,其頂峰就是1979年入侵阿富汗。1973年首次石油禁運後,油價翻了四倍,而20世紀70年代大規模儲量的發現極大地增加了蘇聯石油產出。結果,從1965年到1980年,蘇聯石油產量飆升近20倍。

  源源不斷的石油財富提振了蘇聯政權的信譽--也讓它能夠大幅增加軍事支出--而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增加給了蘇聯老人領導層一種刀槍不入的煥然一新感。入侵阿富汗並不只是針對地方發展態勢(喀布爾動亂)的即興之作;它也是這一趨勢的直接結果。

  普京對烏克蘭親歐示威的反應與之類似。不論當時還是今日,一個看似低成本的機會被認為能帶來巨大的戰略收益--至少在短期是如此。事實上,儘管如今蘇聯入侵阿富汗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已是眾所周知,但在當時,入侵阿富汗被視為對西方的重大勝利。

  1988年,蘇軍撤退,人們常常把這歸因於由巴基斯坦訓練的聖戰者領導、獲得美國支持的阿富汗叛軍。但20世紀80年代石油價格的下跌讓蘇聯產出的價值驟減三分之二,這毫無疑問也是原因之一。事實上,這導致了一段經濟極其疲軟的時期--這也是蘇聯在從阿富汗撤軍後僅僅三年便宣告解體的關鍵因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