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經濟“穩”在哪裡 “進”在何處 | |
http://www.CRNTT.com 2016-05-02 07:40:45 |
三個“增速回升”和三個“由負轉正” 光明日報發表記者馮蕾述評文章分析,從宏觀經濟數據可見,一季度,中國經濟積極變化增多,突出體現為三個“增速回升”和三個“由負轉正”—— 三個“增速回升”包括:投資增速回升,一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39.5%;工業增速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其中3月份增長6.8%;財政收入增速回升。 三個“由負轉正”包括: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在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增長33.1%、54.1%的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由去年三、四季度的下降轉為增長6.2%;外貿月度出口增速由負轉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由前兩個月同比下降17.8%轉為3月份增長11.5%;企業效益由負轉正,得益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增長加快等因素,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8%,為去年6月以來首次月度轉正。 五個“穩”和五個“進” 文章稱,國家發改委分析報告顯示,總體看,一季度經濟運行趨穩,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中突出表現為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處於6.5%~7%區間範圍內,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穩”同時體現在農業基礎穩、就業收入穩、消費價格穩、社會發展穩。農業生產態勢良好,春耕春播進展順利,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處於4.04%的較低水平,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一季度漲幅為2.1%;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公共產品與服務供給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從“進”的方面看,主要是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從需求結構看,居民消費升級勢能持續釋放,住行、信息、旅遊、文化等消費表現搶眼,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從供給結構看,產業結構升級步伐穩健,服務業發展繼續領跑,一季度增加值增長7.6%,占經濟總量比重達56.9%,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2%和7.5%;從區域結構看,地區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中部、西部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7.3%,快於東部地區0.7和1個百分點;從發展質量看,綠色發展進展積極,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3%,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比提高1.7個百分點;從創新活力看,截至2月份,全國已形成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在孵企業超過10萬家,培育上市和掛牌企業6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活力”增強,一季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55.3%,技術市場成交額增長10.5%。 市場信心“好轉”和國際預期“調高” 文章表示,從經濟領域的先行指標看,也透露著暖意——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連續7個月低於榮枯線之後,3月份回升至50.2%。春節後股市逐步回穩,近期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上下,境內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穩定在6.5左右,3月份外匯儲備在連續4個月淨減少後出現回升。 這背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今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協同發力。簡政放權切實提升“效率”,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實現縱橫聯動,前置審批事項大幅精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房地產去庫存取得進展,在市場交易總體活躍的同時,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實現較快增長;通過普遍性降費減稅、下調電價、降准等途徑,降低了實體經濟成本;三農、扶貧、生態環保等短板領域建設力度加大。與此同時,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效果”。一季度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4億美元。 “從宏觀到微觀、從結構到機制、從現狀到預期,積極變化都在增多,有利條件也在集聚,首季開局平穩、穩中有進,好於預期。”國家發改委分析報告強調。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經濟仍處深度調整階段,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運行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還需更加努力,必須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不斷為鞏固和壯大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蓄能增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