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平:中國道路成功在於妥善處理利益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05-29 00:16:42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中評社 杜博強攝)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記者 杜博強)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5月28日表示,中國道路令中國在最近30多年實現了最快的經濟發展、最大的減貧規模、最頻的人口流動以及最激的結構變遷。放眼世界和歷史,凡是成功或比較成功的國家,一定是妥善處理了社會中的利益格局尤其是中下層的基本利益訴求的。中國現在面臨就業、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環境等多領域的挑戰,也要處理好利益格局,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公正。

  由正思香港舉辦的“正思香港大講堂”系列講座5月28日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行,黃平作為主講人以“中國道路:經驗、特色與前景”為題發表了演講,他是在演講中做出上述表示的。

  黃平的學術生涯從社會學起步,曾師從社會學大師費孝通,也是最早一批用英文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研究中國鄉鎮企業的學者。黃平在社會轉型方面著述頗豐,並擔任《不列顛社會學》、《比較社會學》、《當代社會學》等多個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近年,黃平亦在國際政治領域有所建樹,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並兼任中華美國學會會長、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學會副會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黃平在演講中首先梳理了中國道路取得的成果。他說,雖然外界最為關注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高速度,但是中國在沒有發生大規模社會動蕩的情況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貧,以及最頻的人口流動和最激烈的社會結構變遷,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300多年的道路。

  在黃平看來,居民收入的增長誠然十分重要,但是識字率的提高、居民壽命的增長在社會發展中也一樣不應被忽視。如果在經濟發展之外再加上其他文化和社會因素的綜合考量,則依據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國在8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黃平笑言,改革開放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確實低,但是東南亞甚至非洲國家的勞動力成本豈非更低?外資之所以選擇中國,也和中國的高識字率、高健康水平培養出的一大批高素質勞動力密切相關。

  黃平總結中國道路的特點時說,從1980年代改革之初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農民工進城,到進入21世紀之後協調城鄉、南北、經濟與社會、發展與環境、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再到目前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推進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可以看出中國的發展遵循一條基本路徑,即漸進式增長,普惠式分配,共識式理念,以及共享式未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