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戴希立語中評:香港國民教育需關注五方面

http://www.CRNTT.com   2017-03-13 00:28:32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從“反國教”到“佔中”再到立法會“宣誓風波”,近年來“港獨”思潮在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年群體中萌芽,社會各界呼籲香港應加強對青年少年的愛國教育與國情教育。其中,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近日在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國民教育需要關注目的、方法、內容、監督與培訓五個方面。他指出,國民教育需要加強體驗式學習,也要增加青少年學生對“一國兩制”與基本法誕生歷史的認識,同時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戴希立對中評社表示,國民教育要重視“做什麼(What)到怎麼去做(How),關鍵是誰去做(Who)”,而老師和校長就是這個最關鍵的“Who”,他首先就“What”和“How”向中評社記者分享了他五個方面的建議。

  他的第一個建議是關於“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戴希立說,我們做國民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知、行、勤、議,各方面要配合,除了認知也要感受。他表示,現在要對學生進行“灌輸”是很困難的,但可以通過體驗式的學習、服務學習,從深層次、在工作中來了解內地。這也過渡到了他提出的第二個建議,也就是“我們的方法是什麼”。他說,今年“兩會”上俞主席再次提到了體驗式交流,這也是與他提案中提出“體驗式學習”的主張不謀而合。

  除了目的與方法,戴希立接著向記者介紹,第三是關於國民教育的“內容”。“現在20歲的年輕人,他出生(香港)已經回歸了,他沒有經歷過“一國兩制”的爭論,中英談判的爭論,更加沒有經歷過高度自治、港人自治的基本法的討論”,他告訴記者,這些年輕人不知道基本法是怎麼來的,只聽說過、只看過文字,不知道當時立法時的爭論在哪裡,更不知道為什麼基本法對香港是最好的。

  講到這裡,戴希立向記者舉了一個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歷史片段。他介紹,特區護照封面上中文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護照”,但英文只有“Hong Kong”而不是“Hong Kong, SAR(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英文特別行政區的縮寫,記者注)”。他說,關於這個名稱,當時就經歷了爭論,這說明當時國家對香港有很多照顧。

  “這一類的歷史還有很多,如果沒有人跟他們講,年輕人就不知道在回歸過程中國家為了香港做了多少事情,香港受到了多少照顧”,戴希立建議,在國民教育的內容上,應該重視對“一國兩制”的歷史、基本法的由來,還有基本法的對香港發展空間、金融經濟上的保障等方面的介紹。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