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青年交流:效用、限度與超越

http://www.CRNTT.com   2017-11-10 00:18:32  


 
  島內民調結果顯示,整體而言,隨著兩岸密切互動、交往頻繁,包括台灣青年在內的島內民眾增進了對大陸的瞭解,對大陸的負面刻板印象有所改善。《聯合報》2016年9月民調顯示,島內民眾對大陸政府的好感升至31%,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升至44%,創近年來新高。民調也顯示,來過大陸以及接觸過大陸人的民眾對大陸政府和民眾的好感更強,赴大陸就學、就業、移民的意願也更高。島內“對外關係學會”2016年8月民調顯示,在認為大陸對台灣經濟最有幫助的25.8%的民眾中,尤以20-29歲的年輕人認同比例最高。

  兩岸學者研究成果也顯示,開展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意義顯著。耿曙、曾於蓁對參與兩岸青年交流的台灣學子進行系統的深度訪談後發現,兩岸青年交流的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首先,交流能化解部分先入為主的偏見,也能改善部分對“中國”或中共的嫌惡;其次,交流能加深對對岸經濟社會發展的印象,甚至因此重新設定生涯規劃;最後,交流可以充分展現接待單位的友善熱情,建構出雙方持續互動的溝通管道。簡言之,適當的人際交流與接觸,確為降低族群偏見、化解刻板印象的重要關鍵。①尚紅娟、張一平為了考察“大陸經歷”對台灣青年群體的影響度,對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18-34歲台灣青年群體的大陸生活狀況進行調查後指出:台灣青年對官方性質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評價較高,參與交流的積極性較高;大陸經歷對於台灣青年對大陸社會、政府和人民等各方面的觀感有著明顯的效果;大陸經歷使得大多數台灣青年認為,中國大陸的崛起對台灣而言,機會是大於威脅的。②

  社會距離是人與人之間或群體與群體之間親密和疏遠的等級和程度,它可以測量不同群體或個體之間的心理接納意願,能表現實際或潛在的社會衝突。莫莉從“接觸假說”出發,探討了通過人際及網絡與大陸進行接觸對台灣大學生兩岸社會距離感知的影響,其研究指出,在兩岸均屬於一個“歷史、地理、文化的中國”為前提的“民族內共同體”的形成過程中,同根同源的文化和特殊的歷史經歷使兩岸民眾所感知到的、衡量彼此親密度和潛在問題的社會距離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台灣大學生對大陸的親密度處於中等略偏親密的狀態,無論是人際接觸還是網絡接觸都有助於兩岸社會距離的拉近。③

  可以看出,兩岸青年交流的成效是不容否認的。通過交流,台灣青年可以更充分地瞭解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和大陸對台的方針政策,更真實地感受到大陸同胞對他們的親情、友愛和善意,有助於他們更全面、客觀地看待大陸和兩岸關係,從而拉近兩岸社會距離。

  兩岸青年交流的限度:心理邊界的維持

  如前所述,通過交流,兩岸青年會修正以前的一些認識,化解之前由學校教育、新聞媒體、網絡等途徑所形成的部分刻板印象,從而更接近社會真實。此外,由於成長於網絡時代,兩岸青年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觀念可以分享,使得很多人覺得兩岸青年人的差異會隨著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接近而自然減少。但事實上,雙方表面上的相似性難以掩蓋根本性差異,從而使交流的局限性得以凸顯。這種差異性與當前台灣青年心理邊界的形成與維持緊密相關,並突出表現在已成異己關係的身份認同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